健康養身★脈搏快慢不一 中風機率風險恐增5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脈搏不規則,小心是心房顫動!最新研究發現,罹患心房顫動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高出2倍,中風的風險更高達5倍,甚至造成失智症。醫師指出,約有3分之1的心房顫動患者,沒有明顯症狀而未診出,建議高血壓、肥胖、心臟病等高危險族群,定期至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或使用具心房顫動偵測功能的血壓計紀錄。

根據最新登載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證實,心房顫動不僅會導致心肌梗塞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的2倍,且女性發生風險更高出男性1.55倍;而女性罹患心房顫動,導致中風風險則為男性的5倍,死亡率更高出2.5倍。長期追蹤也發現,初次診斷心房顫動的5年內,患者失智的機率為10.5%。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指出,6至21%的心肌梗塞患者會發生心房顫動。根據國內的腦中風登錄統計,28.3%患者具有心房顫動病史,中風機率較正常人約高出5倍,若患者合併其他心血管疾病則風險更高。

陳龍表示,國內約有20至25萬名心房顫動患者,大約有3分之1的心房顫動患者沒有明顯症狀,直到發生缺血性中風或心臟衰竭後才被診斷,症狀到確診為心房顫動而平均約延遲2.6年。

心房顫動及高血壓是造成中風的主因。陳龍強調,心房顫動症狀多元且不明顯,包括心悸、胸悶、呼吸短促、頭暈等,易與低血糖、糖尿病、貧血等疾病混淆,而最簡單辨別的徵兆,就是非常不規則的脈搏。

陳龍建議,高血壓、肥胖、瓣膜性心臟病等高危險族群,應定期至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或使用合併有心房顫動偵測功能的心房顫動電子血壓計做居家量測。

記者會上,名廚阿基師現身說法,他說,由於具有高血壓的家族病史,自從母親中風後,平時除了注重養身更養成每天量測血壓及監測是否有心房顫動,呼籲民眾一同重視及提早避免心房顫動的危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486

相關推薦

黃豆內服外用 《食鑑本草》中說,黃豆味甘、性平,歸手足太陰脾及陽明大腸經,有健脾寬中、潤燥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黃豆既可內服,也可外塗,但製作方法不同。內服時,首先把黃豆洗淨,用清水泡至豆粒飽滿,大概需要一晚上的時間;然後把泡好的黃豆用清水煮至口感發麵,這時就能直接吃了。如果是小孩吃,可調入蜂蜜增...

閱讀詳情 »

黃瓜清脆爽口,一年四季都深受人們喜愛。美國《吃好》雜誌最新載文,刊出「常吃黃瓜的12個理由」,趕緊看看吧!   1.補水 黃瓜含水量高達96.7%,是所有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能很好地補充體液。   2.排毒 營養豐富的黃瓜有益「清掃」體內垃圾,常吃還有助於預防腎結石。  ...

閱讀詳情 »

慢性腎病是健康的一大威脅,除藥物治療外,通過調整飲食也有助降低腎病風險。美國“愛女性”網站最新載文,總結出經科學證實的有益腎臟的食物。 羽衣甘藍。西蘭花、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和維生素K等有益腎功能的營養素。並且,這類蔬菜含鉀量相對較低,有助護腎。其中,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為了提供慢性傷口、壓瘡、下肢潰瘍、糖尿病足潰瘍等患者,完整且持續性的照護,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從103年成立傷口照口中心,目前已幫助將近兩千人次等患者,讓大新竹地區的民眾,不用奔波北上就醫,就能獲得良好的照護。傷口不易癒合的患者,必須接受長期且細心的專業照護,且還得需要家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