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 健康達人網

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健康達人網

中國醫藥大學研究發現,腎臟病患者走路走越多,遭受死亡、洗腎或換腎的風險越低,研究發表於《美國腎病學會臨床期刊》(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中國醫藥大學腎臟科周哲毅醫師在新聞稿表示,走路量只要達到最小程度,如每星期一次約 30 分鐘的散步時間,就能對腎臟健康帶來益處,但走路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帶來的效益更大。

中國醫藥大學針對 6,363 名平均年齡約 70 歲的患者進行追蹤調查,這些病患患有慢性腎臟病,追蹤時間為 1.3 年,其中有約 21%的患者表示經常以步行作運動。結果發現,有習慣步行的病人,死亡風險平均少 33%,需洗腎或換腎的風險少 21%。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步行越多助益越大,每週走 1~2、3~4、5~6 和超過 7 次的患者,死亡機率分別減少 17%、28%、58%和59%,需要洗腎或接受腎移植的機率減少 19%、27%、43%、44%。

台灣地區腎臟病發生率極高,預估「洗腎」人口約 7 萬,但根據流行病學粗估,超過一百萬人潛藏有慢性腎功能不全,意味若這百萬人口沒有好好搶救其腎功能,將來都有可能步入尿毒症而需終身洗腎。

對於高風險的患者,除了按時運動,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鴻鈞也提出預防腎臟病五大口訣:專勤藥生食,也就是找對專家、積極勤勞、不亂吃藥、適當飲水和注意飲食,此外若你有腎臟病的徵兆「泡水高貧倦」,應找盡快找醫師進行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封面圖片來源:The Nick Page CC BY 2.0)

 Walking Could Be Key Step Against Kidney Disease

 

延伸閱讀

慢性腎功能不全 5治療重點報你知

三高腎臟病惡性循環 五大保健密訣告訴你

尿尿竟起泡 難道腎臟出了毛病?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肺功能不佳的肺病病人常被迫「綁」在家。(照/公關照片) 匯流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對一般人再輕鬆不過的「呼吸」動作,在肺阻塞、肺纖維化等肺功能不佳的病人身上卻是無比沈重的負擔,因為需長期依賴氧氣機維持生命的他們,常受困於傳統居家氧氣治療設備的笨重,不得不宅在家,甚至感覺身體越來越虛弱,國內研究...

閱讀詳情 »

▲近期國內B型流感輕症疫情上升。(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夏天也有流感威脅!疾管署今(30)日發出警訊,監測發現,近2個月來,國內B型流感竄升,占比已經逼近4成,比2個月前的2成幾乎翻倍,主要原因在於現正流行的B型「維多利亞株(Victoria)」病毒株出現變...

閱讀詳情 »

周晉逸/職能治療師 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之老年人,其屬於一進行性且不可逆的退化性疾病,從初期對複雜生活功能出現障礙,諸如:烹飪、規劃以及管理錢財到晚期的完全無法獨立生活。 失智症屬於一群症狀的組合,雖然大部分民眾所意識到的首要問題經常是健忘的症狀,但其不單純僅侷限於記憶力減退,尚影響到其他,例如:...

閱讀詳情 »

image resource:翻攝自傅達仁臉書   文/李歐林 高齡85歲的台灣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因胰臟癌末期長年飽受病痛之苦,所以2017年底毅然決然遠赴瑞士尋求安樂死協助,並於拿到「尊嚴」機構的綠色許可證後,去(2018)年5月二度赴瑞士與家人共享人生最後時光,同年6月7日執行安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