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麻兒運動障礙多 「行穩穩」照護更靈活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腦性麻痺孩子均有運動神經障礙並伴隨其他障礙,因此稱為多重障礙,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統計,其中大約有二成五的腦麻兒智力正常,甚至會有優異的表現;家長只要能加倍的關心與耐心對待,並給予不斷的復健運動,在未來的歲月中,腦麻兒仍然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為你的生活添加許多歡樂及笑聲。

腦性麻痺兒復健應融合在居家生活

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理事長卓碧金表示,人腦非常精密,腦性麻痺的孩子其實是可以經由復健及訓練,而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復健運動應該要從小就做起,且應以優勢能力帶動弱勢能力,若將醫院的復健治療,融合在家庭生活中進行,復健效果更佳,所謂不斷練習才能更臻完美。

卓碧金理事長指出,家長對於腦性麻痺兒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而且家庭生活上的復健運動,應該要更重於醫院。由於腦性麻痺的症狀非常複雜,常伴隨其他障礙且有輕、中、重之別,除此之外,還分別有高張、低張、混合等類型,因此,及早的復健就相形特別重要。

0-6歲即應進行體能復健

所以,腦性麻痺兒在0-6歲時期,最重要的就是得進行物理及職能的復健;卓碧金理事長說,復健也因孩子的各別差異在訓練項目上有所不同,有的孩子需要做背部的支撐,有的得要做手部的放鬆,還有是得做站立訓練…等,對於高張力的腦麻患者而言,拉筋更是重要的過程。有些腦性麻痺孩子在進行行走訓練時,可以借重步態訓練器,藉此,可以讓患者及訓練者事倍功半。

腦部細胞可藉由復健訓練達到取代原先作用的功能,腦性麻痺兒的訓練,亦是如此;卓碧金說,任何訓練及輔具使用都須經過物理治療師的評估,目前多項輔具政府均有補助,輔具還包括生活輔具、移形輔具還有醫療輔具…等。

及早規畫 讓腦麻兒能生活自理

很多腦性麻痺兒的家長常會自問「為何是我?」,甚至會因此而夫妻失和及其他問題;卓碧金理事長指出,隨著孩子的成長,會出現各種問題,也讓許多家庭心力交瘁。當孩子小的時候,多數家長只知道復健的重要,但是年紀漸長,又有教育、人際、就業…等問題,所以家長都需要及早了解及規畫,建議參與家長團體,吸取過來人的經驗。

卓碧金理事長強調,對於腦性麻痺兒的照顧,不只是要他們能走,而是要有系統及有計畫的目標,至於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他們能夠「生活自理」,而且要不間斷的去執行,必須要針對每一階段提前準備,才能不斷進步!

腦性麻痺兒要跨出生理的第一步,需要每天做復健,遑論心理的跨出;最好的復健室將醫院所作的復健放在生活的細節中,價格不貲的設備可以在醫療、早療單位使用,簡易的復健器材可以向台北市私立同舟發展中心免費借用。

科技小知識

目前國內跑步機業者岱宇國際研發出可居家使用的「行穩穩健走機」,不但機身結構、符合運動學的偵測感應,可讓腦麻兒練習步伐從小步到大步,並有啟動速度穩定而緩慢的設計,以及預防傾倒的安全座椅;該公司為充分協助民眾減輕負擔,還推出租賃方案,家長可自選擇租賃期限,不用花大錢買下設備,讓復健費用盡量用於實際的醫療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641

相關推薦

(示意圖 非內容本人via) 福建一個爸爸發現兩個女兒失蹤了,心急如焚的爸爸隨後接到了大女兒的電話說妹妹被人抱走了。 爸爸立即報警,隨後警察根據大女孩的指示迅速找回了小妹妹。原來,這個8歲大的姐姐在和1歲的妹妹玩耍時, 看到妹妹被一個黑衣女子抱走了,機智的姐姐尾隨陌生人1個多小時, 跟丟後趕緊跟爸...

閱讀詳情 »

一天一個雞蛋,不僅能提高記憶力,還能保護視力,幫助減肥。但有些人對雞蛋心有疑慮,怕每天吃升高血脂。殊不知,早餐吃個雞蛋,可是有諸多好處。在營養學界,雞蛋一直有「全營養食品」的美稱,雜誌甚至為雞蛋戴上了「世界上最營養早餐」的殊榮。 補充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與粥和面包等食物相比,...

閱讀詳情 »

很多人都只知道橄欖油不含膽固醇, 是食用花生油的最佳代替品, 但一項最新發現, 橄欖油原來還可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產生。 類風源性關節炎的產生是由於自身免疫系統對身體肌肉纖維進行對抗, 因而導致身體的關節產生痛楚和腫脹, 甚至導致關節的損壞。此病的成因迄今是個謎, 但近期已有研究指出是和個人的飲食...

閱讀詳情 »

由於香港人偏愛食肉, 加上經常進食快餐, 食物中含有過量動物脂肪及食油, 對健康無益, 而與心血管有關的疾病遂與港人結下不解之緣。 現時每十萬名四十歲或以上香港成人, 每年有一百八十至二百二十人死於動脈血管粥樣硬化性疾病, 亦有百分之四十住院內科病症直接或間接與動脈血管粥樣硬化有關。 九成病因血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