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腳踝關節疼痛難行 竟因痛風惹禍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腳踝關節疼痛可不一定是扭傷所導致!一名四十多歲工程師,日前因為腳踝關節痛前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求診,由於這名工程師說並沒有扭傷腳,但卻發生腳踝關節疼痛,不良於行;經由進一步檢查,醫師研判是痛風引起,開給治療痛風藥物治療,病況漸獲改善。

收治該名工程師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醫師葉敏南表示,這名患者沒有扭傷腳的病史,經X光檢查,也沒有發現骨頭病變,因而懷疑是痛風關節炎所導致的腳踝關節疼痛,經給予秋水仙素及消炎止痛藥後,隔天症狀就有緩解,病情也漸漸改善。

很多人常會出現關節疼痛,但是要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也才能藥到病除;葉敏南醫師指出,痛風是很常見的疾病,典型痛風發作的位置在大腳趾蹠趾關節,若是大腳趾蹠趾的關節紅腫熱痛,或有明顯的痛風石,較容易診斷。但是,痛風若發生在足背、外踝、後腳跟或是整個足踝關節等部位,就比較不容易診斷。

痛風診斷常會抽血驗尿酸值;不過,葉敏南醫師說,血中尿酸值高不一定都有痛風的症狀,大約只有15%的人會痛風發作,而且痛風發作時,血中尿酸值不一定高,此時只有在患處發現乳糜狀尿酸鈉結晶才能確定診斷。因此,痛風診斷還需從病史、本身原有的疾病、臨床檢查、關節液抽檢及X光檢查等,甚至藥物治療也可以幫忙作診斷。

葉敏南醫師提醒,痛風若未按時就醫服藥,造成痛風反覆發作,則關節周遭便有尿酸鈉鹽的沉積,因而會形成痛風結石,當痛風石慢慢累積,嚴重時就會破皮,引起感染,甚至敗血症;所以,一旦診斷出有痛風,就應規則服藥,以免病況嚴重。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826

相關推薦

自從2020年肺炎疫情爆發後,消費者更關注能調節免疫的保健食品,但除了補充保健食品以外,我們是不是可以透過飲食方式來幫助提升抵抗力,對抗許多潛在的感染威脅呢? 其實飲食中也有許多營養素有助於維持和調節免疫力,因此在這篇專欄中,營養師要介紹如何從飲食中補充益生菌,來提升免疫力! 專欄目錄 營養師推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本土新冠疫情爆發,牛津AZ疫苗開始1針難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上周末施打量共計7,485人次,總累記已接種194,678劑,陸續有醫療院所拒絕非醫事人員,也有暫停或取消疫苗接種,指揮中心強調,已再配4萬劑。 台北慈濟、亞東醫院、台北長庚等醫院,可能都因疫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市與新北市傳出有6間醫院「院內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僅有亞東醫院有院內感染,其他都是病患住院才確診;雙北專責病房數量吃緊,陳時中拒絕方艙醫院提議。 羅一鈞表示,亞東醫院目前有9名新冠院內群聚病患,分別是8名病患與1名看護,指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