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華佗教你4個睡覺戒律:想變老都難!

華佗教你4個睡覺戒律:想變老都難!

1. 子時之前一定要睡覺

如果每天子時(相當於晚上11點—次日淩晨1點)前不睡覺,看病時很多老僧醫就會說:「不給你治了。」其實不是不給治,而是治不好了。長年熬夜的人,無論男女,直接傷肝,日久傷腎,逐步造成身體氣血雙虧,每天照鏡子時會覺得臉色灰土一片。這時候就是天天營養品,天天鍛煉身體,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帶來的傷害。

因此,早起沒關係,但晚睡絕對不行。許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習慣,這往往容易傷肝傷精傷膽。這樣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鬱,快樂的時候不多(肺氣也受影響,長期得不到有效宣發的原因)。還有的人認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補回來,其實根本補不回來,要麽睡不著,要麽睡不夠,即使感覺補過來了,其實身體氣血已經損傷大半了。

2. 睡時宜一切不思
很多時候,失眠源於入睡時有揮之不去的雜念。此時,不要在床上輾轉反側,以免耗神,更難入睡,最好的辦法是起坐一會兒后再睡。實際上,對於現代人來說,要想在晚上11點前入眠,早早地上床醞釀情緒也很關鍵,以便給心神一段慢慢靜下來的時間。「先睡心,后睡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還是不行,可以嘗試在睡覺前簡單地壓腿,然後在床上自然盤坐,自然呼吸,到了想睡覺時倒下便睡。

3. 午時宜小睡或靜坐養神
午時(相當於上午11點至中午1點),此時如條件有限,不能睡覺,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其實,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3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著,5分鐘等於六個鐘頭。

4. 睡眠一定要早起
僧人過的是晨鐘暮鼓的生活,即使在冬天,也不會超過早上6點起床,春夏秋季盡量在5點之前起床。對人體養生而言,早起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

早起的好處在於,一方面可以把代謝的濁物排出體外,如果起床太晚,大腸得不到充分活動,無法很好地完成排泄功能。此外,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在早晨7點到9點最為活躍,是營養吸收的「黃金時段」。所以,千萬不要賴床,頭昏、疲憊不堪很多都是由於貪睡引起的。 

 

引用:看中國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接種AZ疫苗以來,出現首例官方認定的打疫苗引發「血栓」副作用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該名個案為30多歲男性,於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陸續出現頭痛、腹痛不適,抽血還發現血小板低下,被判定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成為台灣首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這一波本土疫情大爆發,不到一個月以來,確診人數已經衝破8千例、死亡多達137人了,外界多把矛頭指向國籍航空機組員的檢疫措施放寬為「3+11」惹的禍,才捅出這麼大的防疫破口,且傳出拍板政策竟沒有會議紀錄,讓監察委員主動開口要辦,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

閱讀詳情 »

中天電視YT頻道年初新開設深度訪談節目《世界越來越盧》,由當家主播盧秀芳主持,深入探討當下新聞議題,帶給觀眾更多元的角度。近期台灣本土疫情嚴峻,節目在5月31日播出的精彩內容,探討疫情之外,更談論受到高度關注的疫苗話題,影片發布後短短2天就衝破100萬觀看次數,還一度攻佔YouTube發燒榜第一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程子奕 羅偉哲/台北報導 衛福部雙和醫院發生隔離的確診患者情緒不穩持刀砍傷3名護理師,引爆社會怒火。雙和醫院今(2)日出面說明最新傷況,傷勢最重的護理師,右手食指及中指的神經與肌腱斷裂,已順利完成接合,目前積極復健治療中,預計復健治療可能需時6個月,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