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誤食魚刺 喝醋吞飯都是錯!

誤食魚刺 喝醋吞飯都是錯!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誤食魚刺是多數民眾常有的經驗,但如果沒有即時做適當的處置,後果非同小可。一位56歲男性病患因為發燒及上腹疼痛3天急診,經檢查赫然發現,有1根長約2公分魚刺穿破胃底部,直直的插在胰臟上,刺傷胰臟並形成了胰臟膿瘍。

南投醫院外科李博彰醫師表示,進一步詢問病患,他回想約腹痛開始兩天前他曾經吃吳郭魚並且和著飯一起吞下,應該是當時不慎將魚刺一起吃下肚。

喝醋、吞飯都是錯!

李博彰醫師指出,不小心誤食魚刺,雞骨頭或其他尖銳物時,正確的急救法是停止進食、輕咳,若依然無法咳出異物,就應立即就醫,切勿相信坊間流傳的錯誤方法例如喝醋、吞飯或饅頭等。

小魚刺穿腸 恐引發腹膜炎

因為喝醋可能會造成傷口更不適,而且並不能軟化魚剌;吞飯、吞饅頭,這是最不好的方法,因為吞乾硬的飯或饅頭,可能會將哽住的魚刺推入咽喉或食道肌肉層,魚刺呈垂直狀地深入插在黏膜上,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例如食道穿孔,頸部膿瘍,縱膈腔膿瘍,腸胃道穿孔,及腹膜炎等。

因此,李博彰醫師也提醒,若不小心誤食魚刺或異物,應當儘快就醫,千萬不要以為魚刺哽喉是小事,輕率忽略常會釀禍。

  【延伸閱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天氣回暖,出外踏青或掃墓民眾應小心蟲蟲危機。日前,一名婦人前往山區,返家數日後出現發燒、全身痠痛、倦怠及紅疹等症狀而就醫,並提及胸前出現一個約一元硬幣大小、周圍發紅但不痛的黑色結痂,但是並不記得最近該處皮膚有受傷。經醫師詢問病史,抽血送疾病管制署進行檢驗後,證實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連續假期即將到來,民眾掃墓祭祖或郊遊踏青,應預防遭恙蟲叮咬而造成身體不適,甚至感染恙蟲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於山區或戶外活動時,應儘量避免進入草叢,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陳少卿處長表示,恙蟲病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全國平均每年因恙蟲感染的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正逢春冬季節轉換,天氣忽冷忽熱,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患者,若沒有規則服藥,在氣候變化時容易出現咳嗽痰多、痰黃、呼吸困難、氣喘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導致呼吸衰竭。因此,醫師的叮嚀,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應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並每五年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急性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秋冬季節及天氣轉換正是心臟疾病的危險時期!環保署長魏國彥於昨日(3/31)列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備詢時,突然心臟不適,緊急到台大醫院檢查。據台大醫院表示,經過檢查初步診斷為疑似「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並安排加護病房住院與心導管檢查。 南投醫院心臟科嚴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