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調節免疫平衡 跟過敏說Bye Bye

文、圖.理周生技

調節免疫平衡 跟過敏說Bye Bye

最近您是否常看到周遭的朋友有打噴嚏或者流鼻水鼻塞的現象呢?其實,除了是秋冬轉換季節,溫度變化較大的影響外,更多的是過敏引起的現象。

根據醫學報導,台灣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有潛在的過敏體質。所謂的過敏體質,是指人體對於某些物質容易引起「過度敏感」的現象,就醫學的說法,「就是過敏原刺激身體內的巨噬細胞,使身體產生免疫蛋白IgE,與肥大細胞結合釋放出組織胺而引發過敏症狀。」

有過敏體質的人,在不同地方會呈現不同的症狀。一般常見的像是鼻塞、打噴嚏、流鼻水、過敏性鼻炎、咳嗽,甚至氣喘、呼吸因難、胸悶等都屬於呼吸道方面的過敏;若是在眼睛部位,會產生過敏性結膜炎及發癢、流淚、紅腫的症狀;在皮膚方面,則有異位性皮膚炎、濕疹、蕁麻疹、接觸性皮膚炎等。這些都是外來抗原造成免疫亢進所產生的現象。

致敏原可檢測得知 注意生活細節

若是外來抗原的免疫低下,就會產生病毒或細菌感染。

另外,內在自體抗原的免疫高亢則會造成類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等疾病;若是自體抗原引起的免疫低下,就可能會有癌症的產生(如附圖)。

具體的說法就是免疫調節失衡產生高亢或低下所造成的狀況,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疾病也跟免疫力有關,其實只要做好免疫系統的平衡,照護好自己的健康狀況,就可以遠離疾病。

很多過敏的人通常都是等到發作了才會就醫,醫生大多是使用抗組織胺類的藥來緩解症狀,甚至有的需用到類固醇,才能得到短期的緩解,但對於根本的問題並沒有解決,事實上不但沒有幫助,長期使用甚至還會引起合併症。

過敏情況較輕微者,可能只是影響生活品質,無法集中精神工作,但嚴重者則會有生命的危險,故不能忽視它的存在及威脅性。

過敏體質先天是遺傳所致,後天則是飲食及生活環境的影響。那麼我們要如何有效的避免過敏呢?首先就是要避免接近過敏原,可以透過檢測讓我們得知導致過敏的原因,可能是塵?、黴菌、花粉、食物等,必須注意生活細節,特別是居家環境的清潔、乾爽、通風,避免使用毛毯、地毯等毛類材質,衣服及寢具的選擇及清潔也非常重要;避免飼養有毛的寵物;也可使用除濕機或空氣清淨機,降低空氣中的濕度;而在戶外,因花粉或是冷空氣也會引發過敏,要習慣配戴口罩。

另外,因天氣變化,氣溫每下降一度,皮膚的皮脂腺分泌也會下降一○%,使得皮膚出油量減少及含水量降低,容易陷入乾、裂、癢的現象,有過敏現象的人,此狀況會更加惡性循環。所以不能洗太熱的水或是泡溫泉,水溫過高會清除保護皮膚表面的皮脂層,反而更容易受傷害,熱度也會使角質層膨脹刺激皮下神經引發刺癢感;若要擦拭乳液,則建議選擇天然無酒精性的護膚產品。

改善過敏 補充益生菌有幫助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免疫系統的調節平衡,首先是生活作息要正常:早睡早起,有充足的體能才能有較佳的抵抗力;再來是飲食要均衡:攝取多種類的食物讓營養充足,多吃蔬果、不偏食。

最後,因現在外食者居多,食物烹調方式也較精緻,食物中營養素較易流失,我們可藉由輔助營養產品來改善,例如補充維生素、OPC、多醣體、三?類等成分產品,特別要提的是益生菌,它已被證實可以改善過敏,調節人體免疫功能,用來處理過敏狀況,已是目前被使用最多的調養方式。

坊間多強調專利強勢菌種,以實務上來說,補充多種益生菌及益生菌所需的營養成分,讓腸道產生多元共生的效果,才是調節免疫平衡的最佳方式,也是消費者的最佳選擇。這些方式可由專業的醫師、營養師來建議使用。

經過以上幾點說明,可以讓我們對過敏有正確的觀念而不用再受其擾。若平時就做好免疫系統的保養,就可以輕輕鬆鬆過冬了。

理財周刊851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2017上半年 台股拚萬點
◎洪寶山發行人語>老觀念難創新把戲
◎理財我最大>蔡英傑要讓大家腸道、心理都健康
◎莊孟翰房地產會客室>景氣低迷 鼓勵都更 豈可以不變應萬變?!
◎馬凱財金觀察>和氣安穩 「苦」將遠離
◎全球投資瞭望>吸金怪獸出沒市場 美股恐難身輕如燕
◎勞動新知>周休二日勞基法更修 加劇派遣擴大 勞資皆無益<
◎健康你我他>調節免疫平衡 跟過敏說Bye Bye
◎邱義榮開講>大黑松小倆口轉型 老店拚年輕化
◎素人理財>賺錢,是每個人的夢想
◎權證精選>TPK、聯發科 認購權證布局突破行情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理財周刊》官方網站;《理財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孩子是爸媽心中的寶貝,若是小孩不舒服或生病,家長與其他照顧者一定會很擔憂!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陳巧丹藥師針對兒童用藥安全常見四大疑慮一一解惑。Q1:兒童用藥一定要選擇兒童製劑嗎?可以用大人的藥丸錠劑磨成粉、...

閱讀詳情 »

隨著新冠肺炎Omicron疫情不斷擴散,雙北地區紛紛宣布不再公布足跡,衛福部亦宣布輕症者居家隔離即可,其實都指向對於疫情「清零」已經不再是目標,尤其在不斷宣導與實行疫苗的施打下,新冠肺炎流感化、與病毒共存才是真正的方向,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民眾不免出現恐慌,紛紛囤藥以備不時之需,某些藥物開始出現缺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走向與病毒共存,本土確診人數短時間內大爆發,減少染疫變重症,輝瑞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口服藥「Paxlovid」成為關鍵的治療藥物,國內已經採購,預計提供有高風險因子、65歲以上長者使用,但健保署今(22)日表示,輝瑞口服藥不但有十大類禁忌藥物不能併用,還跟其他35...

閱讀詳情 »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2/04/後生元與COVID-19的關係.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大家可能都聽過益生菌,且清楚了解益生菌對於消化系統、免疫功能、睡眠和情緒等都有幫助。除此之外,可能也聽說過益生元,可刺激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