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惕:這樣喝牛奶不營養還傷身

 

警惕:這樣喝牛奶不營養還傷身


1.牛奶越濃越好

有人認為,牛奶越濃,身體得到的營養就越多,這是不科學的。

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也有人惟恐新鮮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嬰幼兒常吃過濃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這是因為嬰幼兒臟器嬌嫩,受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

2.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許多人的“共識”。加糖是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但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里加什麼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進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後,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過規定範圍。

還有一個何時加糖的問題。把糖與牛奶加在一起加熱,這樣牛奶中的賴氨酸就會與糖在高溫下(80℃-100℃)產生反應,生成有害物質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僅不會被人體吸收,還會危害健康。因此,應先把煮開的牛奶晾到溫熱(40℃-50℃)時,再將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警惕:這樣喝牛奶不營養還傷身

3.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為,既然牛奶屬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事實並非如此。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於是,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遲、毛髮乾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

4.牛奶服藥一舉兩得

有人認為,用有營養的東西送服藥物肯定有好處,其實這是極端錯誤的。牛奶能夠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較相同的時間內非牛奶服藥者明顯偏低。用牛奶服藥還容易使藥物表明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這不僅降低了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藥前後各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牛奶。

5.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檸檬汁以增加風味

在牛奶中加點橘汁或檸檬汁,看上去是個好辦法,但實際上,橘汁和檸檬均屬於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隨著三級警戒持續延長,失智症病友無法前往失智據點活動,加上長期居家無法外出,對於家屬形成很大的照顧壓力。 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楊榮真物理治療師說明,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推估,2019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且快速增加中。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發現,服用某些降壓藥的老年人,即使年齡增長,記性會比較好。研究人員發現,老年人服用的藥物可以滲透過血腦障壁,防止有毒物質進入大腦;這些藥物包括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和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等2大類血壓藥物,研究結果發表在《高血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受疫情影響,《戀愛是科學》目前停拍改播出精華版,讓更多粉絲可以重溫劇中4對CP不同類型的戀愛故事,《LIFE生活網》透過視訊,專訪劇中女主角莫允雯,談到居家防疫日常,規律與健康的生活讓她體重不增反而瘦了,令人羨慕。暖心的莫允雯更希望大家用正能量的態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這段時間全台民眾因為防疫待在家,家中能從事的運動有限,其中伏地挺身就是一項最適合居家健身的好運動,透過反覆訓練可以練出結實胸膛,不過常有人做到手痠不已,胸肌卻完全沒有練出來的跡象,健身有成的小鮮肉演員游書庭表示,其實有運動習慣的人,做伏地挺身還需要注意2件事,「用心體會」才能有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