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運動前後筋膜舒鬆,一支滾筒全包辦!

在運動後使用滾筒做自我肌筋膜放鬆(Self-Myofascial Release, SMR),應該已經不稀奇了,不論是運動員或是選手都常將靜態伸展和滾筒的自我肌筋膜放鬆加在一起作為運動訓練或比賽後的恢復,使用滾筒的SMR在放鬆肌肉的原理與靜態伸展上是相同的,都是透過高爾肌腱器(Golgi Tendon Organs)和肌梭(muscle spindle)的交互作用,我們稱為自生抑制 (Autogenic Inhibition),經過滾筒的按壓對肌肉施加張力,促使肌酸產生作用進而使肌肉反射性的收縮以抵抗拉伸的力量,達到預防傷害的效果,但此機制開始一段時間後(超過六秒),敏感性較低的高爾基腱器會察覺到肌肉的收縮並開始對其抑制,產生反射性地放鬆,避免肌肉因過度收縮使肌纖維或肌腱產生損傷,這是普遍大眾對滾筒SMR認識。

 

運動前後筋膜舒鬆,一支滾筒全包辦!

 

然而使用滾筒的SMR還有一項相當重要的功能,就是有助清除軟組織粘黏及疤痕組織,我們在從事運動後,因肌肉的些微撕裂傷癒後會形成疤痕組織沾粘,進而使部分結締組織硬化,這些硬化組織會降低肌肉彈性及運動表現,嚴重時甚至可導致肌腱的斷裂,使用滾筒的肌筋膜是我們能做的最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法。

 

SMR不只可以用於運動後,運動前使用SMR其實對於運動表現也是相當有幫助的,已有研究指出,在暖身後(1000m緩跑)使用滾筒SMR對上背部、臀大肌、腿後肌群、小腿後側、闊背肌、股四頭肌進行按壓,配合動態熱身,會比只單單在暖身後(1000m緩跑)加上動態熱身,在垂直跳、立定跳遠、敏捷測驗、仰臥推舉胸1RM、37公尺的衝刺跑的表現上會有顯著增加。(文獻出處

 

運動前後筋膜舒鬆,一支滾筒全包辦!

 

所以運動前的準備除了暖身跟動態伸展外,不仿可以加上利用滾筒的SMR按壓,會得到意想不到效果,以下就來教大家幾個最常使用的滾筒SMR的動作及技巧,可以在運動前後使用。

 

上背部:

在做上背部SMR放鬆時,會將滾筒至於胸部的正後方,並將手放於頭後,若想要增加強度時可以將兩手肘向內夾,可將我們的背肌拉伸的更長以方便按壓。

 

臀大肌

做臀大肌SMR放鬆時,會做一個盤腿的動作並側身將一側的臀大肌至於滾筒上,一次放鬆一邊的臀大肌。

 

腿後肌群

將滾筒至於大腿的後側,滾動的範圍為臀部下方至膝關節後側,若想增加強度,可將一隻腳加壓於另一隻上方以減小接觸面積及增加重量。

 

小腿後側

會將滾筒至於小腿後側,滾動範圍為膝關節後側至腳踝上方,若想增加強度,可將一隻腳加壓於另一隻上方以減小接觸面積及增加重量。


闊背肌

會側身靠於滾筒上方,一次放鬆一邊的闊背肌,可以利用身體前側的手支撐力道的多寡調整按壓的強度。

 

股四頭肌

將滾筒至於大腿前側,按壓範圍為髖關節下方至膝關節上方,按壓過程中若發現特別酸痛的點,可以靜止於該處,並緩慢等速的將腿勾起再放下,重複幾次可按壓得更徹底。

 

大腿內側

將滾筒斜放,滾動時身體往斜上斜下移動,滾動範圍為鼠蹊部至膝關節。

 

大腿外側

將滾筒橫放,並將身體側躺,將雙手且上方的腳置於身體前方,滾動範圍為髖關節至膝蓋。

 

 

推薦:筋膜舒鬆滾筒哪裡買?

<<運動心計畫好幫手>>

JoiiSports 介紹

iOS 版下載

Android 版下載

文章來源:JoiiUp

 

【更多資訊請上《JoiiUp揪健康》;《JoiiSports》粉絲團】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你每天都刷幾次牙?最新調查發現,高達8成民眾刷牙觀念錯誤,超過5成曾忘記刷牙,每天刷牙僅1.6次。醫師表示,刷牙的時間點與選擇正確的工具,能降低發生齲齒、牙周病,建議餐後都使用牙刷並搭配牙線清潔,每天至少刷牙2次。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男性齲齒率超過8成,女性更高達9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篩檢發現,基因缺損,乳癌風險極高,美國影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Jolie)進行預防性的乳房切除手術,引起全球矚目。臺大生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冀宏源帶領研究團隊,從生化學角度切入研究,發現遺傳學無法解釋的基因修復機制,讓遺傳有機會不再是原罪,即使有罹癌基因,也有機會預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民眾免不了會食用應景的月餅、柚子和烤肉,吃多了這些高糖、高油脂的食物,可得要小心,腸胃可是會抗議;醫師提醒,腸胃保健尤其要多攝取纖維質食物,促進腸道蠕動,讓腸道暢通,才進而能維持身體健康。 台南市立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俊雄表示,消化系統的保健,就是要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小爸媽很勇敢、很努力,有的想法子繼續唸書,有的拼命找工作,就是為了能照顧自己的小孩,因此,勵馨基金會呼籲政府,應為小爸媽去汙名,給予正向支持。 勵馨基金會王淑芬主任表示,根據近5年來未滿20歲生母的生育率推估,青少年父母族群約有1萬8千到2萬名。然而,台北市衛生局統計的數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