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運動手錶無法幫助減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stux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現代手錶結合科技,各款運動手錶戴在身上不僅是計步器,也可以測量心跳與每天消耗的熱量。但是,是否可以更幫助人減輕體重?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運動手錶無法幫助減重
近日內,發表在JAMA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發現每天都戴運動手錶或其他活動監視器的人,減輕的體重比那些沒有配戴的人還要少。這結果似乎暗示大家儘管有運動手錶,但無助於改變生活習慣,也讓我們對運動、飲食、意志力與腰圍的微妙關係更感興趣。

過去有很多的研究,結果都顯示配戴多功能運動錶因為可以隨時測量人一天消耗的卡路里,以及計算一天的活動量,可以有效幫助人減輕體重。但是,這些研究基礎,都只試驗在小範圍人群,以及只做短時間的研究。而這項最新的研究,由匹茲堡大學運動科學及體重管理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進行,他們先集合了500位,18歲至35歲,體重過重想減肥的男士及女士。

實驗進行的前半年,他們每天規定要吃低熱量的減肥餐,每周要運動100分鐘,要仔細記錄一天的熱量及活動,每周參與諮詢課程。半年後,這些男女性都有減輕體重,但真正的實驗現在才開始。

科學家接著把這些人分兩組,一組每天要記錄自己的運動報告並登錄在網頁上。另一組則要配戴活動紀錄器,紀錄器會隨時回報配戴人每天走路的步數、消耗的熱量。一年半過後,科學家再集合這兩組人,看看他們體重減輕的差異。結果出乎意外地發現,沒有時時配戴行動紀錄器的人,平均比兩年前減輕了7公斤的體重,有配戴的人平均只少了4公斤的體重。

對這實驗結果科學家都相當意外,他們原本以為行動紀錄器幫助人隨時掌握自己的熱量消耗,可以讓人更有動力去運動,結果竟發現讓人更不想去運動。科學家說,這可能是因為行動紀錄器忠實地紀錄個人的熱量消耗,人容易因為無法達到目標而挫折,幹脆放棄運動,讓人無法有效減輕體重。也有可能因為行動紀錄器取代了人的責任,讓他們以為可以不需要注意每日的飲食控制,只專注在科技上而非專注在每日的作息改變,不自覺中吃進太多熱量。

這個研究或許可以帶出一個結論: 人,是個奇怪的動物,當想要減輕體重或增加運動量時,自己恐怕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參考資料:
Activity Trackers May Undermine Weight Loss Efforts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相關推薦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趨緩,指揮中心8月12日依各縣市的社區感染風險,有條件放寬住宿式長照機構訪客管理措施,不過雙北仍是中高風險以上縣市,維持暫停訪客。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近日可能會將風險等級往下調,屆時再視風險等級開放探視時間或人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舉...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共6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北市占2例。而日前台電大樓爆發職場群聚感染,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目前台北市府對於整棟台電大樓的疫調都有掌控到。柯文哲說明台電大樓職場感染事件,在7/23時就有找出一個案例,不過該案是有清楚的感染源,北市衛生局也就開始做匡列、疫調,當時隔離了16個,觀察了20幾...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哲/台北 報導】國際疫情再起,台灣防疫鬆綁不鬆懈,除了使用酒精、戴口罩、勤洗手,遵從政策接種疫苗也是保護自己的方式,全台為了衝高疫苗施打率,開放全台基層診所設置施打站方便民眾接種。 小兒科診所除了協助施打之外,正常營業仍以服務小兒病患為主,因此非常重視集中施打疫苗時如何加強防疫;以0-...

閱讀詳情 »

【記者尤華恩/台南報導】今(20)日全國新增6例本土個案,台南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台南市長黃偉哲首先感謝醫護人員及全體市民的努力,並針對報載新一輪疫苗預約爆滿一事做說明,黃偉哲表示,統計結果尚未完成,目前台南市預約施打高端疫苗的民眾有近7萬人。今日中午預約平台已關閉第六輪預約,錯過這次的民眾可在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