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章�台北醫學大學兼任運動醫學講師】
迷思: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或運動,如走路、菜園或花園工作等對身體沒有好處?
事實:其實,這些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或運動長時間來說,是最理想的身體活動或運動,因為這些身體活動最能有效運用肌肉,且最不容易引起傷害,並能終其一生行之。
迷思:短時間的運動沒有用,你必須至少一次運動卅分鐘才有用?
事實:很荒謬!這也是大部分人不運動的主因。根據研究,即使走五分鐘去吃飯、爬樓梯五分鐘,都對健康有幫助。當然,如果把走去冰箱拿東西吃等這一類的每一分鐘也算進去,又有點離譜,最好是運動十分鐘以上。研究顯示,運動三次、每次十分鐘跟一次運動卅分鐘對健康的效果差不多。
迷思:如果沒有運動到痠痛的程度是沒用的?
事實:最完美的運動是你隔天沒感覺怎樣,以前的諺語說「不痛無效」,現在正確的說法應該為「無痛效果大」才對。
迷思:當你年紀大時,新陳代謝減緩時,體重自然增加?
事實:如果你一直做加強肌力的運動,則新陳代謝率及體重就能終生維持穩定。當然,如果你少運動,就要少吃些。
迷思:光是運動無法減重及燃燒能量?
事實:中等程度的運動(如快走一小時六至七公里、慢慢游泳、優閒地騎腳踏車、自己拉車打高爾夫球)可以使代謝從休息的每分鐘一大卡增至每分鐘五大卡,也就是運動六十分鐘可消耗二百五十大卡。此外,運動還可以增加你的代謝率。
迷思:瘦的人不需要運動?
事實:瘦,不是健康的保證。運動最大的好處不是減重。研究顯示,體重中度超重但長時間運動的人比體重瘦但不運動的人長命。
迷思:不運動的胖小孩長大後,脂肪自然會消掉?
事實:運動的習慣最好從小時候開始。少運動的小孩會繼續保有他們的嬰兒脂肪,持續增加體重至成年。這些小孩和他們不運動的父母一樣,過著靜態的生活最容易得心臟病。
以上的事實是根據哈佛校友研究、佛萊明漢心血管疾病研究計畫及美國公共衛生署長的「身體活動及健康報告」等所做的陳述及推薦,值得國人重視與深思。(作者亦為苗栗後龍新光診所副院長)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淡水渡輪 腳踏車健身器材 腳踏車肥胖的定義 衛生署關渡捷運站 腳踏車心血管疾病正確的 韓文翻譯網體脂肪標準 衛生署蘇打綠 小時候血糖正常值 衛生署血糖標準值 衛生署心血管疾病 英文心血管疾病 ppt心血管疾病 vhd飲食金字塔 衛生署養身心血管疾病症狀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心血管疾病飲食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心血管疾病預防心血管疾病 英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心血管疾病防治網心血管疾病 ppt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vhd
相關推薦
抽血健檢前 你用的採血器材安全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了掌握身體的健康狀態,愈來愈多民眾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其中「血液檢查」是最基本的體檢項目,然而過去曾傳出針具使用後,未即時丟棄,疑似重複使用,導致C型肝炎群聚感染事件發生,引發民眾恐慌;因此,大眾越來越重視醫療院所選用的醫療器材品質,是否符合法規標準,除了確保檢查結...
閱讀詳情 »預防早產兒感染RSV 向肺部疾病說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2歲以下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對早產兒更是頭號威脅。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林瑞瑩主任表示,早產兒礙於肺部發育尚未成熟,肺功能較弱,一旦感染嚴重恐住院甚至危及性命,若合併有慢性肺...
閱讀詳情 »喝咖啡會得食道癌?營養師:真正4大致癌殺手在這裡
有「癌中之王」之稱的食道癌,令人聞之色變,大家開始關注飲食與食道癌的風險關係,網路上更流傳:「喝咖啡會導致食道癌」的說法,令人擔心真相如何?不僅有此傳說,網路也曾經盛傳:「每天攝取咖啡因大於500毫克,容易導致乳房纖維囊腫、乳癌。」喝咖啡真的會導致這兩種癌症嗎?來聽營養師破解。 食道癌最大殺手3字訣...
閱讀詳情 »類風濕性關節炎如酷刑 不治療4成恐殘疾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什麼痛像滿清十大酷刑?61歲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黃姓病友,走路時雙手無法自由擺動,只能像機器人般,維持上臂下垂、下臂上抬約40度的固定姿勢,手臂輕輕一甩就痛,簡直如「酷刑」。由於許多病友常忍痛不願就醫,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學會、基金會和病友會等三大團體同聲提醒,疼痛是病症惡化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