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動吃藥是治療? 還是壓抑?

過動吃藥是治療? 還是壓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過動症孩子一定要吃藥嗎?是治療過動症,還是壓抑孩子身心?為了替過動兒孩子發聲,一群家長發起一場「有教無淚,藝起護兒」拒絕藥害健走遊行活動。

有權利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治療

公民人權協會理事長王聖惠醫師表示,「我們努力在這個心裡健康領域傳遞安全、無副作用的多元治療訊息,希望帶給患者、家屬及社會安定的最佳解決方案。一路走來,真的很艱辛,但是我們的確讓人們開始面對真相,民眾開始發覺自己有『知』的權利,有權利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治療。」

好動孩子 游泳運動發洩精力

現場請到親身經驗的兩位家長分享教養過動孩子的心路歷程。小林媽媽(化名)的孩子好動,老師不斷「提醒」媽媽要帶孩子看醫生,小林媽媽開始在放學後陪伴孩子到公園運動、去游泳,發洩精力,孩子晚上便能靜下來讀書。

改變環境不再被學校抱怨

另一位小凱媽媽,孩子在三年級時碰到非常注重課業的導師,因為小凱愛講話愛玩,被建議要去看醫生。吃了一個月的藥,孩子不再對媽媽撒嬌,只是呆著不動,小凱媽媽發覺情況不對,停止給孩子吃藥,並且決定轉學。改變環境後,孩子再也沒有被學校抱怨有問題了。孩子現在是一位武術教練。

藥物的副作用被輕描淡寫

一名參與遊行的民眾表示,「精神科醫師從未讓我們知道,在治療ADHD藥物利他能的仿單(說明書)上列著該藥物會導致服用者有精神病症狀(幻聽、視幻覺)、導致自殺意念等副作用。為什麼這麼危險的藥物開給我們孩子時,只是輕描淡寫呢?」

藥物治療並不適用所有孩子

主辦單位指出,由衛福部核發的利他能仿單上寫著,「診斷必須基於完整的兒童病史與評估,而不能單憑其出現一項或少數幾項的特徵就下結論。藥物治療並不適用於具有這些症狀的所有兒童」。然而現今我們的孩子卻僅憑幾個題目,就決定孩子的童年要吃藥度過,而且還不知何時才能停藥。抑制行為、思考與活潑的精神科藥物,只會帶給家長父母無盡的淚水,台灣不要一個充滿淚水的未來,要的是一個適性發展、陽光活潑的未來與健康的世世代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9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這段時間身邊很多人都感冒或咳嗽了,除了吃藥輸液,再有就是多一句:“多喝點熱水!”大家知道為什麼嗎? 如果醫院讓你吊針,你還沒有超過六十歲,請跟醫生說N0!原來身體是這樣防禦的: 從打噴涕到癌症的9個步驟……存在卻被你忽略的! 看過了就知道為什麼不建...

閱讀詳情 »

身材火辣的Maggie Q在《赤裸特工》裡的表現堪稱完美。(圖/取自今日頭條) 2002年的一部《赤裸特工》可謂是風靡一時,堪稱港片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的經典之作,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情並不特別,劇情描述某集團用非人手段培養幾名女殺手,並靠這些女殺手用色誘等手段將買家的仇敵殺死,最後集團逼迫女殺手們內鬨,...

閱讀詳情 »

而是排卵期白帶帶血!偶爾一兩次的排卵期白帶帶血,屬於正常情況。長期白帶帶血,伴有白帶質、量改變的白帶異常,則要引起重視,可能是體內激素紊亂,或婦科炎症造成。   女性排卵期是指在兩次月經中間,卵巢排卵日前後共10天左右的時間。排卵期白帶有血是怎麼回事呢? 排卵期白帶帶血的症狀 排卵期白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南韓MERS疫情影響,韓國演員及歌手在社群網站吹起口罩自拍風,並寫下「勤洗手,帶口罩,預防MERS」,究竟如何戴口罩才正確呢?醫師指出,口罩要完全覆蓋住口、鼻、下巴,將綁帶固定耳後,並緊壓鼻樑片,確保口罩、臉頰及鼻貼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2年至今,全球累積1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