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離惱人味 晉升秋香輕爽女

東方體質需溫和調養身 用草本果物解決不能說的秘密

改善排便不順不規律 體味搔癢

遠離惱人味 晉升秋香輕爽女

您知道女性朋友不想說的自身健康困擾有哪些嗎?

根據波仕特調查中發現:「19歲以下」女性最困擾的問題是「排便不規律或不順暢」,占46.3%;其次為「水腫或肥胖」,占41.5%;第三名則是「體味、狐臭」,占39.0%。「20~29歲」及「30~39歲」女性最困擾的問題是「臉部皮膚或暗沈」,分別為53.0%及58.2%;其次是「水腫或肥胖」,分別為52.6%及52.1%;第三名則是「排便不規律或不順」,分別為48.7%及47.5%。「40~49歲」女性最困擾的問題是「水腫或肥胖」,占57.0%;其次是「臉部皮膚暗沈」,占53.8%;第三名則是「掉髮、髮質粗糙」,占40.9%。「50歲以上」女性最困擾的問題是「臉部皮膚暗沈」,占55.3%;其次是「排便不規律或不順暢」,占38.8%;第三名則是「掉髮、髮質粗糙」,占37.9%。

 9/7(三)下午兩點記者會中,由 健康管理師羅明珍 表示,根據市調結果發現女性常見的前三大困擾問題是「臉部皮膚暗沉」、「水腫或肥胖」、「排便不規律或不順暢」,若排除掉一些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壓力以及生活習慣不佳所導致,這些問題主要是生活習慣和飲食有極大的關聯。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在與消費者諮詢的過程中,常被問到該如何保養及改善問題,以排便不順而言,可能會間接造成皮膚暗沉、肥胖…等問題,一般除了建議多攝取高纖食品、配合水份補助充足之外,也可以搭配益生菌做輔助,而益生菌的選擇,則必需注意菌種(過多不好)及菌數(過少沒有效果),及其中的糖份來源,有醫學研究証明,寡醣(木寡糖或果寡糖)能夠幫助益菌生長,畢竟讓吃進去的益菌有好的環境,才能讓更多益菌存留在腸道中。在私密處的清潔保養問題方面,也常有消費者諮詢,主要是在於市面上許多產品的內容成份,是否能天天使用,或是否會讓化學產品殘留在身體,造成二度傷害,因此建議在選用時,要以溫和不刺激,並能夠天天使用之產品,畢竟私密處的清潔保養,就像臉一樣,是要每天照顧的,而不是出現了發炎感染或不適症狀時才去保養。市調結果中,有一項困擾是身體異味問題,不管是女性或男性朋友,都曾有這方面的困擾,但現在最常見的狀況是市售體香劑含鋁等化學物質,許多人擔心,噴在身上,長久下來是否會有殘留或延生其他身體健康問題,再者,體香劑的香味,與汗味混合後,氣味更難聞,因此,選擇產品時必需注意其成份,儘量選擇天然的成份,以免皮膚經皮吸收,造成身體的危害。

 市面上相關保養品琳瑯滿目,但是東方女性寵愛自己,應以溫和成分改善這些不能說的秘密,因此業者推出以植物與水果的萃取成分作為主要選擇,以遠離化學內容的清新無味方式,帶領女性回歸大自然的舒適。包括不會造成毛孔阻塞,選用天然柿子萃取淨味因子的無色無味「身體清香 噴霧」、喚醒肌膚活力避免搔癢的「私密保養噴劑」以及水溶性腸道保養的「蔓越莓益生菌」。

 記者會也同時邀請藝人佩甄出席,談談現代女性該如何聰明的寵愛自己,擁有既養身又亮麗的美嫩肌膚與完美保養,此外還有另一位剛畢業的23歲社會新鮮人,進入職場後久坐工作忙碌,下班後也懶得運動,1年下來,發現自己常會有泌尿道感染或腸胃不順暢的問題,一開始就是到藥局買藥來吃,但問題總是反反覆覆,後來開始找尋一些益生菌或是蔓越莓果乾之類的東西,做好日常保養,終於有效改善自身煩惱。

 

遠離惱人味 晉升秋香輕爽女

線上問卷,盡在波仕特Pollster
最新、最多元的市調新聞發表,
填答問卷,就有現金回饋、禮券、禮品等多樣好康送給您
馬上變身網賺達人! https://www.facebook.com/pollster.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三立電視台董事長林崑海因頭頸癌病逝,而歌手陳昇則證實罹口腔癌,無論是口腔癌或是頭頸部癌症,因手術可能造成外觀的改變,以及進食的痛苦會感到恐懼與退縮之心,令許多癌友遲遲不敢就醫。對此,中醫門診觀察發現,有越來越多罹患口腔癌、頭頸部癌症的癌友,會將中醫列入治療的選擇。 頭...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約有三十多萬名患者深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據統計,重度異膚患者年平均回診次數超過30次,面臨巨大就醫負擔。另外,患者的心理影響亦不容小覷,研究指出,中重度異膚患者憂鬱、焦慮,甚至是自殺行為風險高出2倍,病友家屬皆身心俱疲。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面臨極大的身心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屏東縣政府為配合國家政策2025消除C肝目標,一直努力執行C肝篩檢及衛教宣導,健保署在去(110)年10月22日公告取消C肝全口服新藥處方的科別限制,可讓更多臨床醫師能為鄰近或在地民眾提供C肝治療。 C 肝特攻隊下偏鄉 加強基層C肝治療 屏東衛生局之「C肝特攻隊」於(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代醫學科技持續進步,但要修復或取代已失去功能的器官仍十分困難。如何使受損或失去的人體組織再生,更讓再生醫學領域更具多元的醫療應用性。然在研發過程常因欠缺足夠的血管細胞或缺少合適的生物支架,導致內部物質的傳遞極受擴散性的影響,限制了複雜的生物組織建構,因此,如何預先建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