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醫學教育不再仰賴捐贈大體 3D列印可供解剖 | 健康達人網

醫學教育不再仰賴捐贈大體 3D列印可供解剖 健康達人網

在大體捐贈觀念不夠普及的情形下,醫學院或研究機構需要人體做解剖研究,「教材」短缺一直是個問題,我們常可在電視電影中看到像達文西這類古人,得跟一些鬼鬼祟祟的人買屍體回來研究,但現代社會有管理、有法律,這個問題目前可以依靠科技來解決。澳州蒙納許大學 (Monash University) 推出了一套「3D 列印解剖系列」,提供各種栩栩如生的人體各部位供解剖教學之用,當然,都是列印出來的。

這套系統主要針對一些比較常用到的部份,比方四肢、胸腔、腹腔、頭與頸部。說栩栩如生是因為透過彩色的 3D 列印,成品跟真的人體組織非常近似(上圖左),但真正取自人體的組織,因為長期浸泡福馬林(上圖右),反而看起來假假的。更重要的是,為了做好防腐,大體往往要浸泡在福馬林一年,讓人體內部也浸到透才行,可是經過這樣的過程,人體組織的外觀與特性早已跟活著的時候大不相同,倒是 3D 列印的大體,反而可能因為列印材料用得好,還比較接近真人,比方說皮膚的柔軟度等。

「幾世紀以來醫學教育體系都用真人屍體進行解剖教學,因此也就會面臨一些很常見的問題,例如屍體不足、保存費用過高等。」該校人類解剖教育中心主任 Paul McMenamin 教授接著說「沒有實物可看,對學生來說是很大的學習障礙,但現在有這套系統,一切將會有巨大不同。」

系統中的 3D 模型都是先從實體電腦斷層掃瞄獲得的資料建置而成,並製作成可以 3D 列印出來的版本。這套系統預計今年之內就可正式上市。

(圖片來源:Monash University)

延伸閱讀

相關資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原本跟母親一樣高的潘蘭雲現在矮了一大截 在武俠小說裡,「縮骨功」是一種神秘的武林絕學。而今,來自江西武寧縣的25歲少女潘蘭雲在半年內矮了13釐米,身高從1米6縮減至1米47,體重減輕14公斤,年輕的面容變得蒼老。原來,潘蘭雲因患罕見病「退縮人綜合徵」致身體「逆生長」。 2010年4月,20歲的潘蘭...

閱讀詳情 »

肌肉拉傷是很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長庚骨科高逢駿醫師表示,任何運動都可能出現肌肉拉傷的問題;若發生急性拉傷時,應儘快以P.R.I.C.E.方式急救,搭配治療、適度休息與復健,即可改善不適症狀。  拉傷,在臨床上又稱為肌腱炎,主要是指肌肉或肌腱受到內在或外力而產生扭曲、拉扯、擠壓或斷裂的狀況。又可分為急...

閱讀詳情 »

身體這樣時千萬不能泡腳 1、太飽太餓時都不宜泡腳 泡腳時,避免在過飽、過飢或進食狀態下,因為沐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嬰幼兒沒必要泡腳 小孩是「純陽之體」,本身就容易發熱,愛上火。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會熱上...

閱讀詳情 »

最近患上先天性「小頭畸形症」(Microcephaly)的巴西嬰兒逐漸增多,2014年這樣的案例還不到150起,但自從2015年的10月到現在以來已經有了3893起案例!  「小頭畸形症」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發遇障礙,患了病的人頭圍會比一般人小很多,有小頭症的人不但大腦功能會受損,甚至壽命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