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生罹福耳尼埃氏壞疽 會陰部筋膜壞死

【台灣新生報記者周志祥報導】

醫生罹福耳尼埃氏壞疽 會陰部筋膜壞死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科劉建明醫師在病房,著白袍為泌尿科謝登富醫師查房、看診。(記者周志祥攝)
醫生也會生大病,台中慈濟醫院胸腔科醫生劉建明得到名為福耳尼埃氏壞疽,通稱會陰部壞死性筋膜炎的重症,文獻報告此病致死率高達五成以上,台中慈濟醫院醫護團隊發揮兄弟手足之情,傾全力搶救,歷經八次清創手術,高壓氧加上抗生素,終讓他度過生死關。幸獲重生的劉建明,深刻體會健康對每個人都一樣重要,每個人都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家人。

「本來只覺得屁股痛痛的,也找不到任何傷口,想不到隔天冒出腫塊,病情快速進展到非開刀不可,前後傷口清創八次,傷口超過卅公分,每次換藥都痛到像死過一次。」四十四歲的劉建明是胸腔科醫師,從醫近廿年,很清楚發生在會陰部的壞死性筋膜炎,有多嚴重!「在北部醫學中心服務的學長說他的經驗是:遇到的幾乎都死了!這類病人一旦出現敗血症休克,就很難救得起來。」。

劉建明先是屁股疼痛就醫,抽血也發現發炎指數異常高,電腦斷層就是嚴重的膿瘍加上厲害的產氣菌,確診為壞死性筋膜炎。主治醫師泌尿科謝登富醫師說:「『壞死性筋膜炎』就是蜂窩性組織炎更嚴重的進一步發展,細菌沿皮下組織的筋膜向上擴展,全身有筋膜的地方都可能發生,而發生在會陰部這個特殊位置的壞死性筋膜炎,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五十,治療上的最大原則是快速清創與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由於病情發展通常來得快又急,造成傷害會很大,即使現在醫學那麼進步,很多病人都會來不及……」正因清楚知道嚴重性,確診當晚手術清創後,謝登富醫師堅守在病房,「因為這一晚是關鍵!」。

戰戰兢兢的謝登富醫師指出,壞死性筋膜炎的病人大部份會以疼痛、發燒表現,也有些人不那麼典型,發生在生殖器官、會陰部的壞死性筋膜炎機率並沒有那麼高,只是來得又快又急,必須妥善處置。有些人可以找出原因,如肛門?管、睪丸、副睪丸發炎、泌尿系統感染,也可能是一個臨床上也不容易看到的小傷口,再進一步形成壞死性筋膜炎,但尤其位於會陰部位置,根本不容易看到,所以確實很難注意預防,所以快速直接進展到嚴重程度,讓人防不勝防!

在各科專家團隊努力下,外科加護病房江俊廷主任帶領團隊積極治療三周,經歷八次清創手術、高壓氧加上抗生素治療,才能在狀況改善後轉到普通病房。安排如此頻繁的清創手術和高壓氧積極治療,為的是保命。謝登富醫師表示,進開刀房檢查,才能看見距肛門口不到一公分位置,有個小傷口,細菌一路延伸往內到攝護腺,轉到睪丸附近再向上走,真的擔心萬一清創手術範圍不夠,細菌會蔓延,因此一再清創後,形成超過卅公分、又深又大的傷口,幾乎整個拳頭都能伸進去,病患還要熬過三次插管,泌尿科、大腸直腸科加上整形外科醫師聯手,一路把感染部位全部清乾淨,再完好修補傷口。

手術與病房換藥期間,麻醉科接手疼痛控制、胸腔科高壓氧治療、加護病房運用創意護理,還有營養師用心調配飲食,加速傷口癒合。

從醫師變成重症病人,劉建明講到躺在病床上的日子,情緒難免激動。他說,傷口很大,每次換藥真的很痛,讓他經歷彷彿如007首部曲電影「皇家夜總會」的劇情,男主角褲子被脫綁在椅子,露出蛋蛋,還被皮鞭抽打,這劇痛差不多是這樣的感覺。麻醉醫師給的中樞型麻醉藥幾乎等於把薦椎神經都泡在止痛劑裡,他還是感覺痛,沒辦法躺平,仍得咬牙硬撐,否則沒辦法好好換藥。他能感同身受的理解八里塵爆的大面積傷患,一定更痛、更難熬!

生死關前走一回,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劉建明體會:醫師是人也會生病,而家人是一輩子的,每個人最重要的是照顧家庭和自己的健康,有健康的身體才有辦法照顧與幫助其他人。他反省,以前工作步調沒調整好,常隨便吃吃就混過去,長期下來身體拉警報,一個細小傷口就差點要了他的命!感恩醫護團隊與家人的辛苦,這次,劉建明以重症瀕危病人的身份,奉勸大家:規則運動、適當飲食與放鬆,人生才能長長久久。
 
本文出處: 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2&CID=282533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多歲男性王先生,為B型肝炎合併發肝硬化的病人,平常病人疏於追蹤自身肝炎狀況,最近因腹痛而至安南醫院消化科尋求蔡坤峰醫師治療,經診斷為大型肝癌合併肺部轉移,然而在經過肝動脈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後,王先生腫瘤仍持續生長無縮小,進而施加免疫自費治療,腫瘤由原先15公分已開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夏天到,男男女女為了展示好身材,削肩背心、熱褲紛紛出籠。可是這美麗的畫面,如果被腋毛、腿毛給破壞了,是很惱人又尷尬!亂毛叢生給人邋遢、不乾淨的感覺,也讓人聯想到異味跟細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簡銘成表示,隨著氣溫增加,「除毛」衍生的相關商品詢問度也跟著倍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南投一名96歲的姚姓阿公,平時身體健朗,也可自行在家附近走動,某次不慎在浴室跌倒,緊急送至急診,經檢查發現,左側肋骨第五至第十骨折,因考量阿公年紀,先開藥止痛,讓他返家休息,但因阿公痛到不敢移動、甚至連呼吸都感到煎熬,經國軍台中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謝志明醫師評估,採以肋骨...

閱讀詳情 »

「小孩要的不多,只是需要陪伴,親子共讀就是一種陪伴。」親子共讀有助促進孩童腦部發育、語言發展和增進親子關係等好處。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加護病房主任、新生兒科親子共讀指導既主導醫師徐任甫分享,曾有一名醫師爸爸陪伴講話有些遲緩的小孩共讀,不僅孩童進步許多,他更從不會講變成愛上講故事,更發現與小孩互動的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