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美行銷名目複雜! 消費者如何自保?

醫美行銷名目複雜! 消費者如何自保?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醫美診所蓬勃遍佈,每年7~8月份又是愛美學生的修臉旺季;然而,根據臺北市衛生局統計,今年上半年(1月至6月)已有96件醫美消費糾紛,較去年同期的54件增加77%!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指出,面對包羅萬象的療程與產品,以及業者五花八門、精心設計的行銷手法,外行的民眾很難作出正確選擇。如果再加上諮詢師從旁鼓動,醫病術前溝通不足,自然很容易出現消費糾紛。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表示,醫美糾紛之所以頻傳,除了有些業者的行銷話術或手法操作;消費者對於治療結果的過度期待,也使得正規醫師的講解不受青睞,大膽、誇張的保證反而劣幣驅逐良幣。錯誤信任的結果,不僅容易產生醫療糾紛,賠了荷包又傷身,也重傷了醫學界的良好形象。

然而,美容醫學療程或保養護膚產品確實更迭頻繁,且往往讓消費者眼花撩亂!所以,美容醫學醫學會表示,只有醫學界負起衛生教育的天職,持續提供足量且完善的專業資訊,幫助消費者擁有辨識療程或產品差異的能力,才能讓消費者在 紛雜的網路資訊與諮詢者片段截取的訊息間得窺真相。

美容醫學會表示,近年來各種醫美糾紛可約略歸類成三大原因;包括使用不良或未獲許可的儀器與藥品,卻謊稱與正式產品相同。某些醫美診所將醫學當作商業操作,忽略醫療品質,惡性削價競爭,以無訓練、無資質人力充當專業人力。加上消費者相關知識不足,無法分辨劣幣與良幣,導致上述行為得逞而益發惡劣。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長蔡有成醫師指出,全球美容醫學學術發展日新月異,唯有持續教育訓練與嚴謹醫療倫理,並且堅守醫療專業,才能真正維護醫療品質與醫療道德,產生醫師、受術者與社會進步的三贏機會。

美容醫學醫學會為解決當前醫美亂象,除了致力推廣醫師與民眾的美容醫學教育,更自2012年起,積極參與衛生福利部委託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開辦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持續提升臺灣美容醫學醫療水準。

有鑑於社會大眾對美容醫學衛教資訊的渴求,美容醫學醫學會將在9/14日下午13:30,於臺中中山醫學大學正心樓213教室舉辦「2014年秋季美容醫學公益衛教講座」。現場邀請資深專科醫師針對生活中最容易接觸的各式美白療程、醫美保養品成份、肉毒桿菌、雷射緊膚等許多議題詳細解說,也提供現場民眾的即時問答。經過這個課程,民眾除了更了解美容醫學療程基礎原理,還可以因此搞懂「醫美級保養品」的行銷迷霧。參加講座除增長相關知識,更可以確保自身與親友的美麗權益。有興趣者可電洽(02)8712-5353或上網http://www.core-marketing.com.tw/2014CSCSM/index.html報名。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85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閃電宣布,50至64歲民眾公費流感疫苗暫緩施打!相較往年,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施打非常快,截至10月15日已有297.2萬劑接種,比去年同期226.8萬,足足高出70.4萬劑,特別在中高年齡施打量特別快。目前衛福部決定先暫緩中高齡族群接種,何時重新開放目前未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開放境外學生入境,首見新冠確診者!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4名印尼來台就學高中生,居家檢疫期滿接受採檢,確認病毒核酸呈現陽性,匡列接觸者220人,其餘接觸者持續調查中。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4名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為2女2男(第532例至第535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加護病房中許多病患在治療過程中因高劑量或高濃度藥物刺激腸胃道,導致頑固型便秘或腹瀉,尤其因多數病患需臥床休息,長時間穿著紙尿褲,再加上腹瀉等情況時,恐埋下失禁性皮膚炎的危險因子。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張庭碩指出,主要因會陰與臀部周圍皮膚出現潮濕浸潤、發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38歲陳小姐,起床總感到頭暈與想吐,起初自認為恐怕罹患腦瘤,立刻到神經內科就醫,查確認腦部沒問題,醫師推測可能是青光眼導致相關症狀,建議往眼科求診,經檢查後才發現竟是鏡片多配了200多度,加上錯誤的散光度數導致虛驚一場,專家提醒,驗配眼鏡時應保留足夠的驗光時間。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