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泡泡尿 小心可能是腎臟病警訊

長期泡泡尿 小心可能是腎臟病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所進行的腎臟病防治篩檢結果顯示,約有2成民眾篩檢呈現異常。該院腎臟內科醫師蘇碩凱表示,國人的腎臟病成因之一與愛服用成藥和吃止痛藥有關。由於腎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疾病形成於無聲,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但是若出現泡泡尿或水腫情形,便是一種警訊,建議及早就醫檢查。

蘇碩凱指出,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洩體內廢物、調解水分、酸鹼度及分泌荷爾蒙,但腎臟功能出問題,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但可從「泡、水、高、貧、倦」等小細節察覺異狀。泡指的是蛋白尿,尿液常會起泡沫,10分鐘尚未散去、混濁且有異味;水指的是水腫,包括眼皮浮腫、下肢水腫;高指的是高血壓;貧是貧血;倦則是食慾不振、疲倦。有這些症狀,可透過驗尿、抽血、腎臟超音波、腎臟組織病理檢查、靜脈注射腎盂X光攝影或電腦斷層等檢查,來確診是否為腎臟病。

若腎臟組織長期受損壞達數月或數年,且無法恢復原有功能的階段,稱為慢性腎臟病,病程進展分五期。第一、二和第三期前期的病人,被視為初期個案,因健檢或篩檢出潛在疾病群,可即早介入照護與保健,需維持健康飲食及規律作息。第三、四期的病人必須限制高磷食物,避免喝過多湯汁及鹽分,需以低蛋白飲食控制,第一至四期重點在於延緩腎功能惡化。第五期則為末期腎臟病,需使用藥物改善食慾不振及噁心,宜與醫師討論透析相關事宜。

腎臟病個案管理師呂玉華表示,慢性腎臟病的病人,需控制三高,高低起伏的血壓會加速破壞腎臟的血管,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理想範圍;血糖過高則會導致微血管及大血管病變,影響腎臟血流量造成腎功能下降,飯前血糖應控制在低於110mg/d1、飯後血糖低於140mg/d1、糖化血色素低於7.0%。應禁止熬夜、酗酒、抽菸,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調整飲食及運動控制體重以預防高血脂。腎臟保建的健康寶典建議,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少鹽、少油、少糖;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吃來路不明的藥,即可擁有腎利人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091

相關推薦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心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負責了全身的血液循環,若沒有好好保養,很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甚至有些患者是先天性心臟病,治療起來更是耗盡金錢與心力。擅長分享生活中小知識的網紅啾啾鞋,分享了史上第一個成功商業化的人工心臟,這顆心臟由義大利患者買下,總價為20萬歐元,大約660萬元新台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迄今已逾800萬人次,因應部分民眾有出國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日表示,民眾如要申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可以前往國內32家旅遊醫學合約醫院來申請。有出國需求民眾 前往旅遊門診申請因應部分民眾出國之疫苗接種證明需求,指揮中心建議民眾先行確...

閱讀詳情 »

2021.08.06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8月6日為止,已經有79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周報》提到,許多民眾戴隱形眼鏡時,經常會覺得眼睛乾澀不舒服,想要點眼藥水或人工淚液來滋潤,但又聽說戴隱形眼鏡時不能點眼藥水,否則會造成眼睛受傷壞死,這是真的嗎? 眼藥水多有防腐劑壓制微生物生長 最好摘隱形眼鏡才能點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