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筋骨痠痛? 恐得類風濕關節炎

長期筋骨痠痛? 恐得類風濕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70歲的許伯伯2年前開始,關節出現疼痛,以為是平時工作操勞造成,因此尋求民間漢方療法,但治療1年後病情未好轉反而惡化,不僅關節腫大造成無法工作,半夜也常抽痛,天天都睡不安穩。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林理信表示,許伯伯罹患的是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許多患者常誤以為是一般筋骨痠痛,導致就醫時延誤病情,目前可透過生物製劑來達到良好的治療成效。

林理信主任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初期症狀是精神不佳、全身痠痛等,症狀常被混淆,患者往往會先向中醫或復健診所求助,因此平均會延誤1~2年才被確診罹病,常常導致關節已受到破壞,目前全台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已達6萬人之多。許伯伯治療初期使用傳統止痛藥,但仍無法減緩疼痛,改用小分子口服藥後,關節腫痛情況緩解,病情獲得穩定控制。

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選擇多元,傳統藥物治療適用於中、重度病友,若成效不佳,則會改以生物製劑治療。今年初衛生福利部核准小分子口服藥物,可直接從細胞內抑制發炎反應,緩解關節腫痛;口服藥物更提升病友用藥方便性。日前通過健保給付,病友可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常需要使用類固醇,雖然效果佳,但長期使用會產生許多副作用,有些甚至是不可回復的副作用,將對身體造成負擔。林理信說,自己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堅持不使用類固醇,而是以免疫調節劑為主的根本治療為主,減少副作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06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工作認真的男子,兩年前因為車禍導致脛骨開放性骨折及軟組織嚴重受損,經多次手術後仍無法痊癒;直到接受關節鏡手術,這才將骨頭補好,關節鏡手術不但只有小小的傷口,而且不用住院,在門診接受治療即可。 脛骨開放性骨折119迅速送往急診室 收治該名男子的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就讀國小四年級的小恩,自幼失去雙親,與阿公阿嬤相依為命,靠著資源回收度日,往往入不敷出,家中常常是有一餐沒一餐的過。兒福聯盟調查發現,國內有4成5的弱勢家庭收入在2萬5千元以下,甚至有一家8口擠在不到5坪的破損平房裡,政府能照顧到的,的確很有限。家,原本應該是溫暖的避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寒流來襲,低溫持續下探,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醫師特別呼籲COPD患者除了要做好防護措施,戴上口罩之外,也千萬不可停藥,以免病況一發不可收拾。 流感高峰期小心傳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杜明晃表示,COPD好發於秋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家孩子有天天吃早餐、吃得夠營養嗎?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天天吃早餐的學童,血壓、血脂、腰圍及BMI都比較正常,且學習能力較佳。專家建議,早餐應選擇全穀及優質蛋白質,如全麥吐司、地瓜、白肉、水煮蛋,避免高油糖鹽的雞塊、薯條、熱狗等。 天天吃早餐 頭好壯壯 國防醫學院公衛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