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筋骨痠痛? 恐得類風濕關節炎

長期筋骨痠痛? 恐得類風濕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70歲的許伯伯2年前開始,關節出現疼痛,以為是平時工作操勞造成,因此尋求民間漢方療法,但治療1年後病情未好轉反而惡化,不僅關節腫大造成無法工作,半夜也常抽痛,天天都睡不安穩。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林理信表示,許伯伯罹患的是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許多患者常誤以為是一般筋骨痠痛,導致就醫時延誤病情,目前可透過生物製劑來達到良好的治療成效。

林理信主任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初期症狀是精神不佳、全身痠痛等,症狀常被混淆,患者往往會先向中醫或復健診所求助,因此平均會延誤1~2年才被確診罹病,常常導致關節已受到破壞,目前全台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已達6萬人之多。許伯伯治療初期使用傳統止痛藥,但仍無法減緩疼痛,改用小分子口服藥後,關節腫痛情況緩解,病情獲得穩定控制。

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選擇多元,傳統藥物治療適用於中、重度病友,若成效不佳,則會改以生物製劑治療。今年初衛生福利部核准小分子口服藥物,可直接從細胞內抑制發炎反應,緩解關節腫痛;口服藥物更提升病友用藥方便性。日前通過健保給付,病友可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常需要使用類固醇,雖然效果佳,但長期使用會產生許多副作用,有些甚至是不可回復的副作用,將對身體造成負擔。林理信說,自己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堅持不使用類固醇,而是以免疫調節劑為主的根本治療為主,減少副作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064

相關推薦

一般人與醫師對於有毒癮或酒癮的人往往有個刻板印象,就是一旦上過癮,就算戒掉以後還是會找各種理由再掉進毒海。不過新的研究發現有些人還是可以戰勝這些人性的弱點,並非完全沒有抵抗能力,但前提是前一次勒戒必須真正有成功。 領導這項研究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臨床精神病學教授 Mark Olfson 表示...

閱讀詳情 »

你硬不起來嗎?醫師指出硬不起來也代表你可能有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同時,勃起功能障礙與攝護腺肥大,感覺上好像沒有什麼相關,不過兩者有「共病」的關係,而且實際上就醫的民眾不到 10%,讓「性」福白白溜走,甚至可能引發生命危險。 勃起障礙也是中風警訊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男...

閱讀詳情 »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週高雄市新增 8 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其中 1 例死亡,全週新增本土病例共 511 例,比前一週爆增近兩百例,台南市東區、台北市士林區及屏東縣的萬丹、枋寮鄉等三例都是沒有旅遊史、發生在當地的疫情。鳳凰颱風剛過,帶來的大雨為住家環境製造出許多有利病媒蚊繁殖的空間,民眾應重新巡視一遍居家...

閱讀詳情 »

到海邊去曬太陽可以使你增加3.3歲 經常見不到陽光的人可能會發生很多危險。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系的一項情感障礙研究顯示,缺少光亮可能導致抑郁癥或其他相關問題出現,比如酗酒、自殺等等。去海邊曬一個星期的太陽,會讓你走出這種陰暗的情緒。有研究顯示,連續5天,每天30分鐘的海邊日光,可以治好一半以上的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