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筋骨痠痛? 恐得類風濕關節炎

長期筋骨痠痛? 恐得類風濕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70歲的許伯伯2年前開始,關節出現疼痛,以為是平時工作操勞造成,因此尋求民間漢方療法,但治療1年後病情未好轉反而惡化,不僅關節腫大造成無法工作,半夜也常抽痛,天天都睡不安穩。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林理信表示,許伯伯罹患的是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許多患者常誤以為是一般筋骨痠痛,導致就醫時延誤病情,目前可透過生物製劑來達到良好的治療成效。

林理信主任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初期症狀是精神不佳、全身痠痛等,症狀常被混淆,患者往往會先向中醫或復健診所求助,因此平均會延誤1~2年才被確診罹病,常常導致關節已受到破壞,目前全台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已達6萬人之多。許伯伯治療初期使用傳統止痛藥,但仍無法減緩疼痛,改用小分子口服藥後,關節腫痛情況緩解,病情獲得穩定控制。

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選擇多元,傳統藥物治療適用於中、重度病友,若成效不佳,則會改以生物製劑治療。今年初衛生福利部核准小分子口服藥物,可直接從細胞內抑制發炎反應,緩解關節腫痛;口服藥物更提升病友用藥方便性。日前通過健保給付,病友可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常需要使用類固醇,雖然效果佳,但長期使用會產生許多副作用,有些甚至是不可回復的副作用,將對身體造成負擔。林理信說,自己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堅持不使用類固醇,而是以免疫調節劑為主的根本治療為主,減少副作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06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為了減少醫療糾紛情況,加上強化醫療機構的風險管理,衛福部宣布,10月1日起,正式開辦鼓勵醫療機構妥善處理手術及麻醉事故爭議事件試辦計畫;衛福部表示,計畫試辦將為期兩年時間,直到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公布施行為止,且半年後進行檢討。根據國內學者研究顯示,臨床上,醫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喝牛奶可長高,但有些孩子不喜歡喝牛奶,愛子心切的父母會給孩子吃鈣片,以為可以幫助長高。醫師指出,其實牛奶中富含的蛋白質,才是幫助孩子長高的關鍵,而吃鈣片僅能骨骼強健、預防骨鬆;若孩子不喜歡喝牛奶,則可喝豆漿取代,另外,還要搭配適當運動、充足睡眠,才能長高。牛奶富含蛋白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孩童鈣質攝取不可輕忽,以免影響生長發育!董氏基金會提醒,天然食物是補鈣的良好來源,掌握均衡多樣攝取原則,就能幫孩子從小培養績優「骨」,至於含「鈣」豐富的天然食物包括純鮮乳、原味優格、低脂起士、莧菜、芥藍、小魚乾、板豆腐、黑芝麻等等。董氏基金會指出,孩童的鈣質攝取不足,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最近爆出餿水油事件,許多店家與民眾都相繼淪陷,再加上現代人多喜歡膏粱厚味,進而容易導致脂肪肝;當餿水油碰到脂肪肝,就有如雪上加霜般,對於肝臟的傷害就更加嚴重,以致各種排毒餐與排毒方法成為目前焦點。中醫師李深浦表示,肝臟是解毒器官,想要讓肝臟能健康排毒,就要養好肝。餿水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