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止疝氣再復發 醫師技術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奇怪……為什麼腹股溝鼓鼓的、還隱隱作痛呢?」如果你也有相同困擾,小心!你有可能「脫腸」了!根據統計,俗稱脫腸的「疝氣」好發於男性,成年男性疝氣的發生率更是女性的10倍!若沒有進行手術治療,不只容易影響日常生活,嚴重者甚至會因腸壞死引起腹膜炎!而已經過手術治療者,若醫師經驗或技術不足,便容易再復發。

當身體中的器官從正常的位置移至不正常的位置時,便稱為「疝氣」;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腹股溝疝氣」。也就是原本應在腹腔內的大腸或小腸,因腹壁較弱或先天形成的疝氣袋,使腸子掉落至腹股溝或陰囊,又稱為「脫腸」或「墜腸」。臨床上,症狀較輕微的患者在平躺時感覺不甚明顯,但站立時,會發現腹股溝有腫塊突出,且在走路時會有影響,至於嚴重者則陰囊腫大情形非常明顯,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專治疝氣已經30年的台中博愛醫院院長曾振橿醫師表示,一般來說,疝氣並不會疼痛,因此,若症狀加重伴隨疼痛發生,就要特別小心了!可能是腸子脫離原位後卡住,若持續置之不理,便會造成卡住的腸子血液不通,久了便會潰爛甚至腸破裂,造成腸內的髒物跑至腹股溝內,進而引發腹膜炎。

由於疝氣不會自然痊癒,治療的方式只有一種,就是進行修補手術把脫離的腸子放回原位,並修補破裂的腹壁,避免再次脫位。然而,疝氣並非一次手術後就一定可以一勞永逸,復發率和醫師的經驗及技術明顯相關,從0.1-10%都有!且再復發後,因腹壁結構改變,且手術後組織沾黏,再手術的難易度便會提高,治癒率也會因此降低許多,顯見慎選醫師的重要性。

像是家住南投的林先生,16年來疝氣一再手術,一再復發,為了能一勞永逸,林先生找遍全台各大醫院治療,然而由於同樣部位已開過三次刀,傷口早已結疤,大大提升手術難度,醫師們也不敢保證能順利完成手術、並避免再次復發,有的醫師甚至拒絕開刀,最後在親友的推薦下,林先生才找到曾振橿醫師,並透過曾醫師獨創的「曾氏疝氣修補手術」,解決困擾多年的夢魘。

曾振橿醫師治療疝氣已近30年,治療病患超過7萬人,在這30年中,曾醫師各種手術方法都已用過,經過反覆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後,截長補短,並做各種修正及改進,鑽研自創了「曾氏疝氣修補法(Tseng's Hernioplasty)」,期望能降低再發率、疼痛感及住院天數。追蹤手術後的病患,再發率都已降到0.1%以下,且因曾氏疝氣修補法,可使病患術後疼痛感降低,住院時間也明顯縮短,術後6小時即可出院,且出院返家後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照料,可迅速回歸正常生活。

由於有不少疝氣復發病人被告知是因為術後做粗重工作所引起;對此,曾振橿醫師苦口婆心的強調,絕大多數疝氣術後再發皆因醫術不良導致,並非術後做粗重工作等原因引起;因此,為了使復發率降至最低,疝氣手術最好要找專門治療疝氣的醫師進行,如此方能保障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40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2/09 近年來,政府鼓勵媽咪哺育母乳,許多醫院也推母嬰親善醫院,致使有越來越多的媽咪開始哺育母乳;再加上許多公共場所也有哺乳室之後,媽咪要在過年期間去走春,想要哺育母乳也更加便利了。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自從推母嬰親善母子同室之後,來院生產的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2/10 「每年冬天,退化性關節炎病人就會感受到病況變得更加嚴重!」署立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哲立指出,門診裡,最近有好多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不只是天氣因素,還有不少病人是因為過年期間,在家裡大掃除,過度使用的結果,以致退化性關節炎舊疾復發。 林哲立醫師表示,每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2/10 過年期間,親友團聚,常會玩玩麻將,試試運氣,打上三天三夜不休息的大有人在;但是,心臟內科醫師提醒,農曆春節常是濕冷天氣,天氣冷,吃得多,又不眠不休的打麻將,很容易出現心肌梗塞,不得不慎! 「自摸!大三元」,就有人因為連續幾天打麻將,而就在一次胡了大牌之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3/02/11 出外踏青、長途車程塞車,年節假期中的活動常讓人煩惱「找不到廁所」。泌尿科醫師提醒,憋尿容易累積細菌,若每1毫升尿液含有超過1萬個細菌數就會遭感染,尤其女性因為尿道較短,尿道感染的發生率較男性高3倍! 現為著名整形醫師的前泌尿科醫師王祚軒表示,一般人除了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