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少年清熱去火,這樣做|《不上火身體就健康》

青少年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尤其男孩子一般火氣較大。另外,很多獨生子女在

父母的呵護下成長,不懂得照顧自己,出現感冒發燒也只知道吃藥、打針。

 

青少年清熱的策略

  • 發熱時先採取物理降溫,吃藥打針後多喝水有利於藥效的發揮,發熱人體容易缺水,多喝水有助於降溫,最好是白開水,一次不要喝太多,要多次喝較好。
  • 青少年體溫在39℃以下的發熱,不要急於吃藥,自然退熱更好。另外,少女經期基礎體溫會升高0.3℃,我們稱之為生理性低熱,這是正常生理狀況。

青少年去火的策略

  • 不要吃厚味油炸、麻辣食物,多吃時令蔬果,注意飲水,尤其是夏季運動後要及時補充流失的水分。不要長期飲用碳酸飲料,容易引起胃病造成胃熱、胃上火。
  • 夏天注意防暑,冬天衣服不要穿得太多,體熱散不出去,容易造成臟腑上火。
  • 容易煩躁時,可以聽聽輕音樂,看看漫畫。玩點小游戲,用打怪獸的方式來泄憤出氣;或是可以種些花草,生命的力量總是給人愉快的感受。芳香誘人的水果富含水分、維生素和礦物質,更是清涼去火的好選擇。

清熱去火的食材推薦

  • 水果 西瓜、香瓜、葡萄、柚子、奇異果、楊桃、石榴
  • 蔬菜 黃瓜、水芹菜、蓴菜、絲瓜、冬瓜、高麗菜、油菜
  • 其他 綠茶、綠豆、紅豆、百合、豆腐、豆漿、鴨肉、優酪乳

  

專家這樣講

多運動可散體熱促進睡眠

生命在於運動,不運動就要生病。青少年更需要多運動,打羽毛球、籃

球、跑步、排球等運動可以把學習的負擔、壓力釋放出去,出出汗,把多餘的

熱量散發到體外,促進新陳代謝和排毒,增強體質自然不容易上火發熱,運動

後累了也就容易入睡,心境會因此清新怡然、平靜順暢。

 

清熱

薄荷鮮果茶 

主料 薄荷3 克、檸檬50 克。

配料 冰糖適量。

做法

  1. 將檸檬片、薄荷分別清洗乾淨,放在杯內。
  2. 以適量熱開水沖泡,加蓋燜10 分鐘。將冰糖放入,調勻即可飲用。

功效解讀

本品具有清熱利咽、發汗瀉火、解表散熱的功效。

去火

冬瓜豆腐湯

主料 澤瀉15 克、冬瓜200 克、豆腐100 克、蝦米50 克。

配料 鹽、香油、味精適量。

做法

  1. 將冬瓜去皮瓤洗淨切片;蝦米用溫水浸泡洗淨;豆腐洗淨切片備用;澤瀉洗淨,備用。
  2. 淨鍋上火倒入高湯,調入鹽、味精。加入冬瓜、豆腐、蝦米、澤瀉煲至熟,淋入香油即可。

功效解讀

豆腐既可補益氣血,又可清熱去火;冬瓜清熱利尿,幫助熱邪從尿中排出,此

湯具有利水、滲濕、泄熱的功效。

 


專家給出預防上火、發熱的4點建議

治未病

古人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說,就是說好的醫生本事體現在人還未患病時,就能夠未病先預防,先治療了。治未病也是養生的核心內容,平時從各種生活細節做起,了解防病知識,摒棄那些會導致發熱、上火和其他疾病的生活習慣。

調身心

身體得病往往和心理健康有關,所謂病由心生,心情煩躁、脾氣暴躁、容易上火這已經是公認的了。《黃帝內經》中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面對社會各種壓力不要浮躁,保持平靜之心,順從真氣,精氣和神氣留在體內,不要外洩,如此調養怎麼還會得病?平時可以練習太極拳、氣功、瑜珈這些修身養性的功法。

飲食清淡

俗話說「病從口入」,吃不潔食物、沒有吃對食物都會引發疾病,預防發熱、上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飲食清淡,適當吃些清熱去火的食物。清淡飲食指的是少油膩、少糖、少鹽、不辛辣的飲食,其中還能體現食物的真味。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甘厚味油膩食物。

平衡體質

平衡體質才不容易導致火氣泛濫。

九種體質劃分中陰虛體質容易內熱,需 從五臟六腑調養,消除腎虛、肝虛、脾胃虛、肺虛等症狀;濕熱體質容易暗耗陰血,情志過激而生火,要適當選擇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紅豆、山藥等。另外,平衡體質可以穩定身體健康,牢固防病堡壘。

本文摘自《不上火身體就健康》一書青少年清熱去火,這樣做|《不上火身體就健康》

 

青少年清熱去火,這樣做|《不上火身體就健康》青少年清熱去火,這樣做|《不上火身體就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人類智庫 www.humanbooks.com.tw》;歡迎加入《人類智庫》 www.facebook.com/humanbooks 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人在25歲之後,膠原蛋白逐漸流失,風吹日曬更容易加速臉部肌膚的老化,洩漏肌膚年齡的痕跡。許多人會透過微整形悄悄變美,尤其在疫情期間理所當然的口罩下更是熱門,想要展現青春樣貌,澎潤派與除皺派2大派別各有支持。想要視覺上更減齡,微整項目你會先選擇除去細紋?還是會選擇臉部澎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對年滿20歲的大學生情侶小志與敏敏(化名),在兩情相願下發生性關係,不料卻因未做好避孕措施意外懷孕。兩人一開始考慮將孩子生下,但卻因雙方家長反對,加上男方有意出國留學,最後敏敏在懷孕5個月時接受引產手術,情侶倆人也以分手收場,讓原本應該燦爛輝煌的大學生涯,頓時黯淡無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桃園報導】1名40歲婦女求子多年不順,無論是自然懷孕或試管嬰兒都沒有成功,也有早期流產的病史,醫師研判可能是子宮環境不佳。透過超音波及子宮鏡檢查後,發現有子宮內膜瘜肉及0.5公分的肌瘤,雖然不大,卻大幅影響受孕機率,以內視鏡速潔刀清除瘜肉與肌瘤,術後經1個多月的調養,終於順利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一名5旬男子,長年有心室肥厚症狀,本身沒有其他慢性病且保持規律運動,卻於3年前進行心電圖檢測時心跳驟停,所幸當時立即透過電擊保住性命。歷經無數次轉診及詳細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罕見疾病「法布瑞氏症」。臺大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莊志明表示,台灣2020年有2026人因突發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