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物發出「5種氣味」時千萬不可再吃!尤其是第4種味道的食物絕對要丟掉!吃下肚後果太可怕!

食物發出「5種氣味」時千萬不可再吃!尤其是第4種味道的食物絕對要丟掉!吃下肚後果太可怕!

翻攝360buzzhand

你一般都會通過什麼方法來判斷一種食物有沒有變質,還能不能吃?很多情況下,通過聞味就能知道。食物變質常出現以下5種氣味,在生活中要注意辨別。

 

哈喇味

常見食物:各種油脂及含油​​脂較多的食物,包括植物油、豬油、黃油、奶油、堅果類、油炸食品、糕點類、臘肉魚乾等。

氣味來源:由於放置時間過長或者儲存不當,高脂肪食物會產生令人不愉快的、苦澀的味道,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哈喇味”。哈喇味主要來自於脂肪氧化酸敗產物———氫過氧化物分解產生的小分子醛、酮、醇、酸等。油脂氧化過程中產生的過氧化脂質不僅會導致食品的外觀、質地和營養變差,甚至會產生致突變的物質,比如氫過氧化物幾乎可以與人體內所有分子或細胞反應,破壞DNA和細胞結構。哈喇味的產生往往伴隨著顏色的褐變(如臘肉的肥肉部分由白變黃)和食品質地的變化(如糕點變得乾硬、不好吃)。

應對措施:油脂的氧化酸敗受到空氣中的氧氣、光照、微生物、水分和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儲存上述食物時要注意密封、避光、避免受潮和高溫。

 

腐臭味

常見食物:魚貝類、畜禽肉類、雞蛋、豆腐、豆腐乾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氣味來源:高蛋白食物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髮生腐敗變質,產生腐臭味。腐臭味主要來自於蛋白質和脂肪的分解產物,如吲哚、硫化物、硫醇、糞臭素、屍胺、醛類、酮類和細菌毒素等,這些物質可致人體中毒。除了腐臭味,這類食物腐敗變質還表現為表面發黏、顏色變綠等。

應對措施:為了盡量避免腐敗變質,該類食物購買後要及時食用,或者放在冰箱冷藏或凍藏,如果發現這些食物有腐臭味,就不能繼續食用了。

 

酸味或酒味

常見食物:糧食、蔬菜、水果、醣類及其製品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氣味來源: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分解產生單醣、雙醣、有機酸、醇、醛類物質,就會發出酸味或酒味,這也是釀酒、釀醋的基本原理。但上述食物在家庭儲存過程中出現了酸味或酒味時,通常意味著食物受到了​​微生物的污染,發生了腐敗變質,比如米飯變餿、糕點變酸、水果腐爛等,不宜繼續食用。

應對措施:糧食、水果等一次不要買太多,最好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儲存。

 

霉味

常見食物:麵包、饅​​頭、蛋糕、米飯等主食以及花生、瓜子等堅果。

氣味來源:上述食物放置幾天之後很可能發霉,這時就會散發出霉味,如果繼續放置,黴菌菌落會越長越多,霉味也會越來越濃。霉變的原因主要在於食物受到了​​黴菌的污染,且儲存環境比較潮濕。黴菌可能產生毒素,比如我們熟悉的黃曲霉毒素。因此,食物發霉後一定要堅決丟棄。

應對措施:這類食物要存放在乾燥、通風、涼爽的地方。如果吃不完,可以放到冰箱的冷凍室儲存。

 

氨水味

常見食物:醃魚、蝦皮、海米、魷魚絲、干貝、魚乾等水產乾貨。

氣味來源:如果蝦皮等水產乾貨儲存時間過長,就會出現一種明顯的氨味,顏色也會變成粉紅色,這主要是因為其中所含的蛋白質經過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成了肽和氨基酸,再進一步分解成了低級胺和氨氣。低級胺類不僅本身有毒,還容易與水產品中的亞硝酸鹽結合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如果發現上述食物出現氨水味或其他異味,要堅決扔掉,因為即便是用水洗之後,也不能讓人放心食用。

應對措施:水產乾貨一定要保持儲存環境的干燥,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先用烤箱將其烤乾後再保存。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各縣市政府已在6/15開始為長者們施打疫苗,但近日長者施打AZ疫苗後死亡的事件頻傳,指揮中心也表示,目前沒有報告顯示接種後的死亡個案和疫苗有直接關係,而大部分的長者本身都有慢性疾病。至於將於下午抵台的第二批24萬劑莫德納是否可供給長者施打?陳時中坦言,在盤點評估後會做出適當的調配。近日長者接種AZ疫...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188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187例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個案分佈以新北市76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71例,苗栗縣26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87例本土病例,為83例男性、10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

閱讀詳情 »

高齡者近日施打AZ疫苗後猝死案件頻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提出各國數據顯示指出,台灣施打疫苗死亡數據位於中間值,若與南韓比較75歲以上施打疫苗死亡情形,台灣死亡率0.87低於南韓1.42,他仍呼籲高齡者施打疫苗,降低重症風險。陳時中表示,疫苗施打這幾天,傳出死亡個案較多,讓各界相當擔...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哲/台北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表示,已於今日上午與各縣市政府完成召開「全國防疫會議」。會議決議如下: 一、考量目前國內社區傳播風險仍然存在,請高風險地區持續辦理擴大社區篩檢,雙北部分,建議社區篩檢站設置可以民眾就醫可近性為考量,發生零星案例之地方政府建議加強接觸者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