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飯後肚子劇痛竟是大腸癌

 

飯後肚子劇痛竟是大腸癌(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燒烤、火鍋、鹽酥雞,台灣飲食多元化,吃到飽餐廳林立,雖能夠一飽民眾的口福,但也直接的讓我國大腸直腸癌病患不斷增加,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病例續創歷史新高,加上民眾尚未有健檢保健康的觀念,使得病患發現大腸直腸癌時,病程25%以上已是末期。

她大腸癌末期 轉移肝臟

就有一名四十八歲的張姓婦女,平日工作忙碌、壓力大,三年前某天飯後腹部突然劇烈疼痛,原以為吃壞肚子,到院檢查後竟發現直腸癌合併肝臟多顆轉移腫瘤,確診為晚期大腸癌,而一時無法接受的她,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醫師表示,導致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高的原因可能有,國人飲食習慣西化、生活作息不正常等,且由於大腸直腸癌患者在確診時25%是晚期,第四期患者平均5年存活率僅有1成1,所以現今對於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選擇十分值得國人關注。

標靶藥癌症治療新趨勢

目前大腸直腸癌治療方式多元,早期的患者以手術切除為主,但針對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已是治療趨勢。王輝明理事長解釋,在現行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方式中,僅第一、三線有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可搭配化療使用,第二線只有化療把關,就像是一場少了二壘手的棒球比賽,容易讓癌症越過防線。

張婦歷經第一線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後,雖病情受到控制,不久後卻復發,所幸在老公的鼓勵下,張小姐鼓起勇氣接受後續的治療,但效果仍有限,張小姐經醫師評估,改使用大腸直腸癌二線標靶藥搭配化療,目前病情控制良好。

王輝明醫師表示,不同於現行健保給付第一線抗血管新生標靶藥,大腸直腸癌二線標靶藥物可對抗3種血管新生因子,可更有效抑制血管新生,進而抑制腫瘤生長。

臨床研究發現,相較於單用化學治療,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搭配化療於轉移性腸癌患者第二線治療,有近三成患者的存活期可以延長達2年,而疾病在沒有惡化情況下的存活時間(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也可以延長2.5個月,是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治療的新趨勢,但目前患者須自費選用。

目前服用第二線標靶藥物的張婦,回想起過去治療的經驗指出,尚未服用第二線標靶藥物,靠著第一線化療與標靶藥物的配合,雖病情曾受到控制,但沒多久後就復發,甚至臉上還長滿膿瘡,醫師都認不得她,讓她一度想輕生,所幸服用第二線標靶藥後,情況大為好轉,目前還打算到日本探望親友,她也鼓勵其他病友不要害怕!治療的辛苦與副作用都是短暫的,一定要堅持下去,相信自己能挺過癌症!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別輕忽吞嚥困難,恐是肉毒桿菌中毒!疾管署日前公布一例肉毒桿菌中毒病例,個案為57歲連江男性,因出現吞嚥困難症狀達2天都未見改善,於是到醫院求診,竟發現是肉毒桿菌中毒,所幸及早就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自製醃辣螺 恐為肉毒桿菌中毒之禍首 此名個案起初是因為吞嚥困難而...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報導】 香蕉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迅速補充營養及能量。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陳俊榮表示,香蕉含有大量的鉀和鎂,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肌肉痙攣,所以經常可以看到運動競技選手在比賽期間攝取香蕉。熟成的香蕉中含有膳食纖維,加上其本身含有的果膠,可以改善胃腸道環境,...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報導】 紫外線是皮膚重大傷害,長時間處於紫外線子外下,膠原蛋白流失速率外,細胞傷害更是可怕,曾有研究發現,一旦曾經曬傷,細胞受傷基因無法回復,永久提高皮膚癌症罹患風險,炎熱夏日除了做好防曬外,在正確場所穿合適的衣服,可以降低陽光曝曬比率,避免皮膚長時間受紫外線影響。避免陽光直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歲月除了會給人智慧、成熟外,也會附贈著鬆弛、斑點、皺紋等皮膚問題,然而皮膚問題就如同罹患了失智症一樣無法逆轉,僅能靠著努力來減緩速度,但你知道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皺紋的出現也意味著骨質流失,容易增加骨折、骨鬆的危機,且若是皺紋越多,越容易引發骨折。 皺紋越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