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危險病人評估機制 提升急救成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提升急救照護品質,大林慈濟醫院建置高危險群病人評估機制,院內無脈搏心跳停止病人存活出院比例提升3成,另外也建置加護病房治療性低溫療法的標準作業流程,對於心跳停止急救後恢復自發性循環的病人,藉由降低病患的體溫減緩病人腦部代謝,減低心跳停止後所造成的腦部傷害,改善病人預後狀況。

大林慈濟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宜恭表示,去年7月開始,推動多項改善措施,如修訂心肺復甦紀錄單並定期檢討紀錄內容、建置臨床警訊系統、撰寫急救指引及教案範本、辦理院內心跳停止教育訓練課程、建置低溫療法作業標準、建置高危險病人評估機制等。

李宜恭指出,執行新措施後,醫療團隊達到多項指標,例如無脈搏心跳停止病人存活出院比例,從改善前的12.5%,提升至改善第一期的15.38%、改善第二期的33.33%,也榮獲「2013年醫策會醫療品質改善突破系列─提升院內急救照護品質」最佳標竿團隊貢獻獎。

要避免急救事件的發生,大林慈濟醫院建置高危險群病人評估機制,李宜恭表示,透過觀察與檢視,提前預防病人走向需要急救的地步,降低病人無預期的病情變化發生機率,同時減低醫護同仁的工作負擔或心理壓力。至於疾病末期病患,則透過事先簽署「不急救同意書」的方式,避免勉強施行急救,不讓病患多受苦。

李宜恭提醒各醫院,除了急診室外,在病房區、大廳、檢查區等醫院各個角落,都可能突然有人需要急救,而前來救援的是來自鄰近任何單位的醫護人員,甚至行政同仁,因此如何讓一群平時不常共事的成員在緊急時刻各司其職,順利進行急救,或何時需放棄急救,是醫院的一大課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40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保健常識 消脂抗三高 年節料理放心吃 提高代謝的關鍵三十分鐘,輕鬆消除體脂肪 洋洋得意的羊年來囉!過年期間的你一天會吃幾餐?有人從早到晚三餐宵夜加零食沒停過,如果美味沒有經過代謝,那麼吃下去食物會轉化成脂肪,囤積在你最不想要發胖的地方「肚子」。   飲食習慣和「三...

閱讀詳情 »

提起核桃,不少人還能回憶起小時侯,每當考試前吃核桃「補腦」的情景。其實,小小的核桃不但能健腦、美容,最新研究還發現,常吃核桃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保護心血管。 1、減少患乳腺癌的風險 西弗吉尼亞的馬歇爾大學醫學院的試驗顯示,實驗鼠每天食用2盎司約60g的核桃,比不食用的老鼠,患乳腺癌和腫瘤的幾率要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42歲的翁小姐8年前開始出現口腔潰瘍症狀,連續多年反覆發作,且發生頻率愈來愈高,造成說話、吃東西都疼痛不已,近期因為劇烈腹痛再度就醫,被確診為貝歇氏症。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表示,貝歇氏症是一種慢性發炎的全身性疾病,發生部位包括口腔、咽喉、食道,甚至整個腸胃道,治療上可...

閱讀詳情 »

千萬不可小看「熬夜」對身體的影響!    熬夜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對於熬夜族而言,身體是在超負荷工作,因此容易出現功能性紊亂,熬夜時人的生活往往不規律,因為要熬夜,有的人晚餐會吃的比較多,還有的人熬夜時餓了也會大吃一頓,因此熬夜者也常有腸胃毛病,如消化不良、便秘等。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