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惡性乳癌別害怕 積極治療KO它

高惡性乳癌別害怕 積極治療KO它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罹患乳癌對於女性而言是一大恐懼,如果確診為病情進展快速的乳癌類型,更令患者驚慌,以往治療在復發後、快速轉移的乳癌患者,醫界大都採取保守治療,但越來越多臨床實證資料顯示,醫師必須改變治療原則,對於快速惡化乳癌患者來說,須與時間賽跑,應擬定更積極的治療策略,就有機會提高患者存活期。

高惡性乳癌危險因子:腦肝肺內臟轉移、轉移兩處以上、術後兩年內復發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侯明鋒院長表示,高惡性乳癌在臨床上泛指三陰性乳癌,及具有兩個以上危險因子荷爾蒙陽性且HER2陰性乳癌患者,這些患者可能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轉移,術後很快復發、快速惡化,對全身性治療(化療)反應率低,導致整體存活時間較短,且預後也較差。

一份刊登於國外期刊《The Breast》之分析研究,界定出影響高惡性轉移性乳癌存活有六大危險因子,其中包括癌細胞轉移至內臟器官、共有兩處以上轉移、手術後兩年內快速復發、及三陰性等最為重要,如有以上危險因子,患者死亡風險便提升1.5~4倍之多。

惡性程度:腦>肝>肺>骨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癌症中心陳芳銘主任表示,有一份由國內乳癌團隊透過12年間(2000~2012)所收治1,763名轉移性乳癌患者,其中1,224位遠端轉移者的臨床診治資料,分析其存活情況,及進一步分析高惡性乳癌的危險因子,預測轉移後2年內死亡風險,結果發現,包括轉移至腦、肝、肺而引起明顯病徵,轉移部位超過三處,術後2年內即復發,以及年齡大於70歲、三陰性等,都是影響患者預後及存活的重要危險因子。整體而言,如有以上危險因子,死亡風險將增加近2~3倍。

在這份國內研究資料也發現,癌症轉移的部位也與存活有關。依轉移部位分析中位存活時間,以腦轉移者存活最短,平均僅7.5個月,其次為肝轉移(10.8個月)、肋膜轉移(14.1個月)、肺轉移(19.6個月),骨轉移病患(20.9個月)則存活時間較長。

積極治療有機會延長存活期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莊捷翰主任表示,HER-2陰性之高惡性轉移性乳癌的存活狀況明顯比其他轉移性乳癌低,針對這類乳癌,傳統的治療方式為化療,但是效果有限,不過隨著藥物精進,已有更多治療武器可幫助患者延緩病情惡化,甚至提升存活機會。

最新研究發現,高惡性乳癌患者如能積極治療,有機會突破治療瓶頸。已有國際研究指出,遠端轉移的高惡性乳癌患者如能積極治療,治療效果將更為明顯,可延長存活期。呼籲患者應與醫師密切配合,盡速且積極治療,切勿輕言放棄。

積極面對 不要放棄治療與希望

醫師共同提醒,在掌握高惡性轉移性乳癌的危險因子之後,即能準確預測病情發展,這有助於擬定高惡性乳癌患者的治療策略,加上藥物臨床試驗結果不斷出現重大進展,病友們應積極面對,千萬不要放棄治療與希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2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面臨病苦考驗,更見夫妻情深!ㄧ名擔任警察的46歲葉先生,在罹患慢性腎臟疾病後仍堅守人民保姆崗位,直到近日身體開始出現頭暈、嘔吐、抽筋等症狀,到醫院檢查才得知腎臟已失去功能,需趕緊洗腎才能保命,妻子不忍丈夫受病痛折磨,因而捐出一顆腎臟救夫,讓先生重拾健康,繼續維護治安。妻...

閱讀詳情 »

益生菌向來予人「健腸又護腦」的印象,但最近國外研究發現,長期服用益生菌,可能引發「D-乳酸中毒」,出現大腦思考混亂、注意力不集中和脹氣等症狀。究竟什麼是「D-乳酸中毒」呢?人們該不該繼續服用益生菌呢?快看營養師怎麼說! 常吃益生菌可能D-乳酸中毒!?美國研究引發熱議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說明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家庭是甜蜜的負擔,在承擔撐起家庭經濟,以及照顧家人時,都會感到有壓力,這時,可得要找到方法放鬆,以免這些壓力悄悄在身體、心理蔓延,恐造成身心受傷!長期承受壓力 恐出現情緒及身心問題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朱怡蓁指出,壓力是指超出目前能力可負荷的外界刺激,長期下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根據統計,全台已有超過200萬糖尿病患者,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因為老化,導致胰臟慢慢退化而胰島素分泌不足,糖尿病儼然成為危害國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其實不只是台灣,世界各國都正面臨困難的血糖控制挑戰。小兒科、家庭醫學科醫師許惠春表示,對於糖尿病治療,各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