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黃瓜千萬不要這樣吃,兩種錯誤吃法損健康!(歡迎分享)

黃瓜千萬不要這樣吃,兩種錯誤吃法損健康!(歡迎分享)
黃瓜是餐桌上的「平民」蔬菜,以其營養、價廉大受青睞,尤其是女性朋友。新鮮黃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因此又被大家認為是健康塑身的好蔬菜。但是黃瓜在食用過程中也有宜食與不宜食的區別。今天就跟小編來瞭解一下。

  什麼樣黃瓜才好吃

  人們挑黃瓜常講「頂花帶刺」,實際上,正常成熟的黃瓜,頂花會自然脫落,花頂會收縮留下一個疤痕,而使用了激素的黃瓜果頂部會變粗,而且瓜身變得粗大,頂花色澤鮮豔且不易脫落,經常食用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大致來講,口感好的黃瓜,把短條直,形狀勻稱,個頭中等,顏色亮綠,有光澤,果面不帶白霜,果頂沒有黃線頭,掰開後種腔較小,瓜肉呈綠色。瓜條水靈鮮綠、刺瘤完好的是嫩瓜,而大肚瓜、尖頭瓜、蜂腰瓜等畸形瓜是發育不良或存放過久導致的。帶刺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嫩越好,輕輕一摸,就會碎斷。

  常見的黃瓜大致分以下四類

  華北黃瓜:瓜體呈長筒或棍狀,大中型。果皮薄,肉質清香脆嫩,著名品種有北京小刺瓜和大刺瓜等。華南黃瓜:果形多筒狀或短棒狀,中小型。果瘤和刺毛稀少,果皮較厚硬,肉質中等。可用來蘸醬吃。歐洲溫室黃瓜:比如荷蘭黃瓜。瓜體呈短或長棒狀,表皮光滑,無瘤刺,一般做沙拉較多。醃漬黃瓜:比如乳黃瓜,瓜體呈卵圓形,形狀小,主要用來加工罐頭。

  不少人反映有些黃瓜吃起來是苦的。其實,黃瓜的苦味是由一類稱為苦味素的物質引起,這種物質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抗腫瘤的功效。

  黃瓜兩種錯誤吃法損健康


  1、黃瓜、花生搭配,易引起腹瀉

  黃瓜、花生搭配,易引起腹瀉:黃瓜切小丁,和煮花生米一起調拌,作為一道爽口涼菜,經常活躍在許多家庭的餐桌上,許多男士喝酒時也喜歡來一碟花生米拌黃瓜丁。

  其實,這樣搭配不是十分妥當。因為這兩種食物搭配可能會引起腹瀉。

  是的,對於那些腸胃功能超好的人來說可能沒有關係,但對於腸胃功能不是太好的朋友,最好不要兩者同食,即使同食最好不要多食。

  2、黃瓜與辣椒、芹菜搭配,Vc被破壞

  黃瓜與辣椒、芹菜搭配,Vc被破壞:黃瓜中含有一種維生素C分解酶,而日常生活中,黃瓜生吃的比較多,這個時候它所含的維生素C分解酶保持一定的活性,如果與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辣椒等同食,黃瓜中的維生素C分解酶就會破壞其他食物的維生素C,雖對人體沒有危害,但會降低人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

 

  如果您希望通過辣椒、芹菜、芥藍、苦瓜等食物補充維生素C,那麼最好不要和黃瓜同吃了。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由關島飛台人道包機,預計今(11)日下午5時55分抵達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臨時記者會中提到,預計會有54名旅客入境,當中有5位有醫療需求。另一方面,日本媒體《週刊實話》報導,日本政府打算取消2021東京奧運,計畫2032年申請「補辦」,目前消息未經證實,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孩子愛喝含糖飲戒不掉,小心是媽媽「幫忙」養成習慣!董氏基金會強調,幼兒在1歲後就應該開始吃一般食物,減少乳品攝取量,不應該使用奶粉或乳粉代替正常飲食,而兒童配方奶就是「含添加糖的食品與飲料」,假使幼童時期就習慣含糖乳品,就會漸漸對天然健康食品產生排斥,很難建立健康飲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在11日公布2020年10大消費新聞,前3名分別是防疫物資搶購潮、萊豬開放進口,及嬰幼兒米製餅檢出重金屬殘留,消基會秘書長徐則鈺表示,防疫物資搶購之亂包括飯店業者倒閉、報復性國旅和外送爭議,影響國人一整年,因此名列10大消費新聞榜首。 萊豬與重金屬米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幾年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一件可抵禦低溫,但醫師提醒,發熱衣雖有保暖效果,卻因皮膚溫度上升,可能引發搔癢、汗疹、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發熱衣 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等不適合秋冬季節變換,天氣忽冷忽熱,有家長怕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為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