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歲女童染流腦 發病12天死亡

1歲女童染流腦 發病12天死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女童出現感冒發燒 竟染上流腦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死亡病例,北部一名1歲女童,本月2日因出現感冒及發燒等症狀就醫治療,但服藥後症狀仍未改善,11日再次出現輕微發燒,隔天再次就醫,但因未好轉緊急送急診,最後仍因病情持續惡化,不幸死亡;疾管署表示,14日院方於個案檢體培養出疑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菌株進行通報,隔日確定感染腦膜炎雙球菌。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好發於冬春兩季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好發於冬春兩季,約為每年11月至隔年3月,致病主因是腦膜炎雙球菌造成的急性傳染病,包括直接接觸患者喉嚨、鼻腔分泌物、吸入患者咳嗽和打噴嚏產生的飛沫等,都可能因此感染,潛伏期2到10天,一旦感染,不但會出現發燒、劇烈頭痛、噁心嘔吐、頸部僵直、出血性皮疹等症狀,還可能會有精神學症狀、昏迷、抽搐等現象。

今年累計3例 創9年同期最高

因這名1歲女童發病日最大潛伏期為10天,相關衛生單位也已掌握與個案密切接觸者共32人,並無任何疑似症狀出現,目前也進行個案居家環境消毒,且持續追蹤密切接觸者健康狀況;疾管署表示,2018年已累計3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其中2例死亡,均為散發個案,今年確診和死亡病例數均為2009年以來同期最高。

做好個人衛生 降低感染風險

根據過往統計資料,個案感染年齡以6歲以下為主,佔36%,其中感染腦膜炎雙球菌B型最多;疾管署提醒,除了做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工作,應避免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內,或計畫前往國外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地區,建議出發前應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疫苗,做好預防工作,才能降低感染風險,另外,若返國後出現疑似症狀,應盡快就醫,並主動告知近期旅遊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2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啞鈴是一種簡單、經濟、且常用的健身器材之一,被健美愛好者比喻為雕塑肌肉的錘子和鑿子。通常持啞鈴進行健身鍛煉,不受場地和氣候的影響,實用性強,且由於其體積較小,便於收藏,也被許多男士放置於辦公室的私人空間,在工作的閒暇之餘,等Email的三五分鐘、以及和同事閒聊的零星時間裡,小小的啞鈴正好派上用場。...

閱讀詳情 »

鑑於多數成年人身體活動不足或缺乏體育鍛煉,中國營養學會在2007年的膳食指南中建議改變久坐少動的習慣,成年人每天應進行累計相當於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我們也知道為了方便估計每天身體活動的量,以1千步作為一把“尺子”。各種身體活動都可以換算為1千步的活動量或能量消耗,...

閱讀詳情 »

2012/11/05 【聯合報/記者王燕華/報導】 慢性發炎潛藏在體內,要怎麼發現?有什麼症狀?常見的說法包括睡眠不好,睡醒後還是覺得累,常常疲勞,皮膚容易發癢、過敏或是濕疹等。另外像是肌肉、關節或身體內部不明痠痛,或體力退化、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眼睛怕光等,出現愈多,慢性發炎的可能性愈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