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歲女童染流腦 發病12天死亡

1歲女童染流腦 發病12天死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女童出現感冒發燒 竟染上流腦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死亡病例,北部一名1歲女童,本月2日因出現感冒及發燒等症狀就醫治療,但服藥後症狀仍未改善,11日再次出現輕微發燒,隔天再次就醫,但因未好轉緊急送急診,最後仍因病情持續惡化,不幸死亡;疾管署表示,14日院方於個案檢體培養出疑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菌株進行通報,隔日確定感染腦膜炎雙球菌。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好發於冬春兩季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好發於冬春兩季,約為每年11月至隔年3月,致病主因是腦膜炎雙球菌造成的急性傳染病,包括直接接觸患者喉嚨、鼻腔分泌物、吸入患者咳嗽和打噴嚏產生的飛沫等,都可能因此感染,潛伏期2到10天,一旦感染,不但會出現發燒、劇烈頭痛、噁心嘔吐、頸部僵直、出血性皮疹等症狀,還可能會有精神學症狀、昏迷、抽搐等現象。

今年累計3例 創9年同期最高

因這名1歲女童發病日最大潛伏期為10天,相關衛生單位也已掌握與個案密切接觸者共32人,並無任何疑似症狀出現,目前也進行個案居家環境消毒,且持續追蹤密切接觸者健康狀況;疾管署表示,2018年已累計3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其中2例死亡,均為散發個案,今年確診和死亡病例數均為2009年以來同期最高。

做好個人衛生 降低感染風險

根據過往統計資料,個案感染年齡以6歲以下為主,佔36%,其中感染腦膜炎雙球菌B型最多;疾管署提醒,除了做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工作,應避免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內,或計畫前往國外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地區,建議出發前應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疫苗,做好預防工作,才能降低感染風險,另外,若返國後出現疑似症狀,應盡快就醫,並主動告知近期旅遊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2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將在2021年元月起放寬美豬進口管制,但民間仍有許多質疑聲浪,尤其台灣人食用豬肉內臟的習慣與西方不同,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指出,幼兒園並非學校衛生法規範對象,誰能替幼兒們把關?在長期健康影響方面,應更嚴謹且充裕討論後再做開放。董氏基金會提出三大疑慮:幼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美趨勢公開,「自然美」成主流!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公布2020台灣醫美市場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5%消費者將「效果自然」視為重要因素之一。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彭賢禮醫師則呼籲,消費者於療程前,應主動向診所確認使用的療程產品、儀器耗材,是否經台灣衛福部核准且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車內異味難散 乘客易不適成普遍困擾很多人開車時習慣開啟車內循環阻絕外界空氣汙染,但像是計程車司機長時間開車,車內空氣不流通,容易導致精神狀態不佳,車內異味散不掉,也影響乘客搭車意願。像是常帶小孩搭計程車的蘇小姐就表示,曾經坐過車內有檳榔味、或載過寵物的氣味,對於過敏兒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黑白照片,呈現著無家者的所有家當。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在吉立亞醫藥基金支持下,日前在剝皮寮舉辦「防疫下的弱勢-無家者攝影展」,展出疫情衝擊下無家者的生活樣貌,也透過「真人圖書館」敘說無家者故事及街頭導覽行程,為無家者創造就業機會。「期待民眾理解之後會同理。」社團法人台灣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