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歲女童血便一個月,竟是大腸息肉作怪!這種病症不少見,醫師提醒,家長們可以這樣做...

1歲女童血便一個月,竟是大腸息肉作怪!這種病症不少見,醫師提醒,家長們可以這樣做...

點選圖片看新聞影片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6 月 20 日訊】嬰幼兒血便的症狀很多,新手媽媽可得多注意,台中一歲的女童,連續一個月不斷的解血便,因為沒有哭鬧,初步診斷為蛋白質過敏,改餵母奶,但症狀沒有改善,到大醫院經過大腸鏡檢查後,確認是大腸息肉造成的反覆血便。

一歲的晴晴,不哭不鬧,卻持續一個月有血便症狀,甚至拉出圓形物體,還好就診後確認是良性的大腸息肉,而且已經自然脫落,沒有大礙。

中國醫大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 王佩琳:「息肉我們比較擔心有血管供應,所以我們比較擔心說你便便一直磨到那個息肉的話,有可能血管會破裂,有時會造成比較大量的出血,所以血便的量也是很重要。」

晴晴罹患的「幼年型息肉」並不少見,發生率3%,常見於一到十歲的小孩,偶發性的長在直腸上面,多半是良性,有一成的機會自行脫落,和一般血便不同是,出血呈鮮紅色,而且沒有疼痛感,除非大量出血,否則家長不用太緊張。

民眾 游小姐:「大便的時候就看他是稀狀,塊狀還是條狀,然後注意他平常的飲食。」

中國醫大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 王佩琳:「還有小朋友是添加副食品,如果水分變少,也可能解一些硬便的情況,通常是在飲食的改變上面的時候,小朋友開始解硬便,就會有可能有肛裂的情況。」醫師提醒,常見的血便原因還有肛裂,便便太硬,小朋友上廁所時間拉長,腹部疼痛伴隨哭鬧,飲食上要多費心,而正在餵母奶的媽媽,也要盡量避免喝鮮奶,吃帶殼海鮮,減少造成寶寶蛋白質過敏的血便原因。

新唐人亞太電視 邱添喜 詹詠茹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責任編輯:郭懿慧

 

【延伸閱讀】

夏天貪涼猛喝冰飲吹冷氣 當心陰中暑!

冰品.配料大腸桿菌超標 知名店家上榜

恙蟲叮咬會要人命!外出旅遊應避開草叢

 

本文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上《新唐人電視台》;《新唐人電視台》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圖說:已經照實做了改善虛寒症的方法,身體還是不舒服,該怎麼辦?那就得求助內科的專門醫生。(遠流出版提供)欣傳媒 森天豐 著 謝晴 譯已經照實做了改善虛寒症的方法,身體還是不舒服,該怎麼辦?就得求助內科的專門醫生如果虛寒症很嚴重,持續身體不舒服的情況,也有些人經由檢查之後,發現罹患重病。例如心臟衰竭,...

閱讀詳情 »

「機器戰警」(Robocop)在現實生活中還只是一個夢想嗎?不再是了,歐洲科學家已成功發展出具有感覺能力的機械義肢「生命之手2號」(LifeHand 2),不但能讓穿戴者產生觸覺,辨別物件形狀與軟硬度,還能直接從大腦下令變換手部的動作與握力的輕重。機器戰警出現在現世,已跨出第一步。 「電纜人」丹尼...

閱讀詳情 »

攝取過多糖,不僅變胖還可能致命。歷來最大規模的研究指出,從飲料、糕餅和糖果等攝取太多「添加糖」,會增加心臟疾病的死亡風險。 研究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針對美國 31,000 多個樣本,檢視每人每天的添加糖總攝取量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關聯。有七成的人一天攝取的添加糖占總熱量 10%以上...

閱讀詳情 »

1.食管癌:吞嚥食物有遲緩、滯留或輕微梗噎感,可自行消退,但數日後又可出現,反復發作,並逐漸加重。或在吞口水或吃東西時,總感覺胸骨有定位疼痛。平時感覺食管內有異物且與進食無關,持續存在,喝水及咽食物均不能使之消失。 2. 胃癌: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症狀,而且比較頑固、進展快⋯⋯;突出的表現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