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歲女童誤吞異物 手術取出18顆巴克球

1歲女童誤吞異物 手術取出18顆巴克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有位1歲紀姓女童因肚子痛又出現疑似腸病毒的症狀,到醫院就診後確認罹患腸病毒,沒想到進行X光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時,赫然發現腹部出現疑似手鍊形狀的影像,醫師研判應該是女童將外物吃下肚導致,需進行手術將肚子中的異物取出。

小腸部份切除 取出誤食異物 

收治這位女童的童綜合醫院小兒外科郭敏勇主任進行小腸部分切除取出異物,才發現女童的小腸中有18顆巴克球(一種益智遊戲的磁珠),因巴克球本身具有超強磁力,而將兩段腸子吸附在一塊,並穿透腸道形成廔管,所幸經由手術將巴克球取出,術後復原良好,住院7天即出院返家休養。

家人後來回溯之前拿這款益智遊戲出來玩的時間點,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情,推論女童誤吞異物已長達一個月,卻因無法明確用言語表達,且沒有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所以沒有即時發現。

幼童易誤吞食 家長多注意防範 

郭敏勇主任指出,該女童吞食的巴克球共18顆,其中16顆直徑2mm其餘2顆直徑1mm,初步研判可能是因為吞食的巴克球體積較小,才會在穿透腸道後,傷口快速復原形成廔管。

郭敏勇主任呼籲,家長要特別注意幼童的舉動,避免讓年幼的孩童接觸可能被誤食的玩具或物品,一旦發現誤食需及早就醫,避免傷害擴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7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因應新冠肺炎衝擊,許多國家都嚴格管制邊境,入境者必須提出未感染證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宣布,開放6個條件下,可以到全國18間指定檢驗醫院,自費檢驗取得相關報告,有需求民眾可撥打1922防疫專線詢問。 指揮中心表示,部分國家及地區提升邊境及相關防疫管制措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高雄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帶領媒體前往墾丁宣傳防疫旅遊,搭上高鐵,列車廣播傳來「今天武漢肺炎零確診,台灣高鐵向全體防疫人員致敬。」 陳時中在接受媒體採訪說,今天禮拜六,高鐵站內人潮慢慢多了起來,民眾都戴起口罩,高鐵清潔看起來也很完善,大家都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健康識能被定義為一種技能,使個人有能力去獲得、了解、評判並應用健康資訊,進而發展保持健康的動機。隨著醫療發達以及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健康識能近年來引起越來越多關注,然而我們卻發現在老年人口中,健康識能低落仍是一大課題。 高齡健康識能低落 最終可能導致產生問題臺北市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發布,台灣沒有新冠新確診個案,但1名台籍自菲律賓返國民眾,聲明曾感染新冠肺炎在當地已治癒,入境台灣立即隔離採檢送驗,結果呈現陰性,目前集中檢驗。另外,因越南完全封鎖國境,本國籍也不得入境,目前台灣居留所有約700餘名非法越南移工等待遣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