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歲童全身瘀青被疑家暴 血友病所致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現年1歲的宥宥從小身上會出現莫名瘀青,尤其家長抱他後,腋下都會留下大人的黑青拇指印,到10個月開始學爬行後,身上更是青一塊、紫一塊,甚至被外人懷疑受家暴。起初媽媽帶他去診所求診,醫師誤以為是正常的碰撞瘀青,之後前往醫院檢查,才確診為血友病。

收治宥宥的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游介宇表示,宥宥確診後,因為年紀還小,較無法接受施以一般孩童固定每週注射的預防性治療,目前採需求性治療,只要有較嚴重的出血情形,就會立即到醫院補充抗體發生率低的新一代第八凝血因子。

署立雙和醫院內科部暨血液腫瘤科醫師蘇勇誠解釋,血友病屬於出血疾病,是先天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造成,因此治療方式主要是施打凝血因子。一般來說,12歲以下中重度血友病童,以預防性治療為主,每週定期施打固定劑量的凝血因子,以預防不預期出血,進而降低關節或肌肉出血長期累積造成關節傷害;成人血友病患者則可採取需求性治療,有出血或疼痛時立即在1-2小時內注射缺乏的凝血因子,讓傷口止血。

蘇勇誠表示,多數血友病患在兒童時期就已有出血症狀,重度血友病童甚至在開始學會爬行、走路後,因碰撞增加,時常出現膝關節出血,輕則表面出現瘀青、傷口出血,重則皮膚或體內傷口出血不止而致死。

血友病若早期沒有適當治療,成年後1年可能會出現50次以上出血情形,同一部位的關節若反覆出血3次以上,更容易造成關節變形、僵硬,導致終身殘障等永久性傷害。

蘇勇誠強調,第一時間確診為血友病,積極採取預防性或需求性治療是關鍵,接受預防性治療長大的血友病童,出血機率可大幅下降9成以上,降低併發症的傷害與醫療支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91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年假即將收尾,很多人都擔心過完這個年不知道要肥幾公斤,也有人認為,年假期間內,交通事故率會遽升。甚至會有更多人輕生,外媒CNN以美國為例,提出不同數據。 1.  假日一定暴肥? 美國多項研究顯示,假日期間人們增重平均只有大約1到2磅(不到一公斤),所以,「...

閱讀詳情 »

玄米就是中國的糙米。目前在市場上的售價大概是每公斤25元左右。不過日本和韓國的玄米又可以指另外兩種米即炒過的大麥和經過日曬超過60天的大麥。它具有一種非常厲害的減肥效果,我們一起看看吧! 推薦方法:日本玄米酵素 配料:糙米2杯、紅豆30g、鹽3g 具體做法 1、將糙米和紅豆漂洗乾淨後,泡3個小時。...

閱讀詳情 »

高油脂、高蛋白質類的酸性食物吃太多,身體容易發炎。預防作法是多吃天然、少加工的鹼性食物,少吃過度加工的酸性食物。糖吃多了,不僅肥胖也會形成易發炎、過敏的體質。口乾舌燥、嘴破等火氣大的發炎症狀,很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的前兆!多攝取大量新鮮蔬果、魚類、橄欖油,其中的ω-3多元不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但如果在捐血前吃了富含高油脂的食物,卻有可能因用餐後血中的三酸甘油脂升高,滲入血液循環而造成乳糜血,一般會銷毀不使用。台北捐血中心醫師謝輝和表示,鍋貼、水煎包、炸豬排,在烹調時,食物本身就吸附了相當程度的油脂,甚至火鍋高湯飲用過多時,都會造成乳糜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