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10中風病友一年內復發 醫籲做好「這」些事

1/10中風病友一年內復發 醫籲做好「這」些事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風後,約1/10的病友在一年內中風復發!」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認知暨老年神經科主任羅彥宇提醒,門診中,約1/10的病友第一次中風時,症狀輕微,對生活影響不大,但因為不注意飲食、生活、沒控制三高,也沒規律服用預防中風藥物,導致中風復發,而第二次中風就可能傷害到語言、認知功能,甚至引發血管型失智,記憶、認知能力皆大幅退化。

中風復發,連行走、講話都困難

腦中風分為缺血性腦中風與出血性腦中風,在台灣,缺血性腦中風病友(又稱腦梗塞)約佔八成,根據羅彥宇主任的臨床經驗顯示,七成與粥狀動脈硬化有關,其他多為心房顫動等心因性因素造成,依中風位置不同,症狀輕重也有很大差異,當出現二度、三度中風,患者症狀往往加重,有時連行走、講話都有困難。   1/10中風病友一年內復發 醫籲做好「這」些事

羅彥宇主任表示,預防腦中風復發,根據不同中風原因、種類,預防策略也不太一樣。對於粥狀動脈硬化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患者需要規律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栓出現,不過門診中,常遇到患者因藥物不良反應或自覺不需要吃藥而擅自停用藥物,導致復發風險直線攀升,令人非常憂心。

羅彥宇主任分析,目前抗血小板藥物以阿斯匹靈為第一線用藥,但有些病患用藥後飽受胃潰瘍、胃痛、牙齦出血等不良反應之苦,對中風復發又缺乏危機意識,因而不願繼續用藥,此時可考慮改換其他較新型抗血小板藥物,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機率,同時避免腦中風夢魘再度發生。

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需經專業評估

羅彥宇主任也曾遇到少數患者,雖規律服用阿斯匹靈,卻還是腦中風復發,當他檢查患者血小板功能驚覺,患者身體似乎對阿斯匹靈沒反應,而這類患者也必須使用較新型抗血小板藥物,才能真正達到預防中風復發目的。

羅彥宇主任補充,國外研究發現,如果是粥狀動脈硬化造成缺血性腦中風,在復原初期,病患同時使用阿斯匹靈與較新型抗血小板藥物,更能有效降低中風復發風險,而不良反應發生率並沒有因兩種藥物併用而明顯增加,而無論使用哪種藥物,都必須經過專業醫師評估,患者不宜自行停用或增減藥物。

羅彥宇主任叮嚀,近年也有不少腦中風病例是心房顫動等心因性因素引起,這類患者務必要定期監測心跳頻率,也要規律服用抗凝血藥物,血壓、血脂、血糖等三高指數更要嚴格控制,腦中風威脅才不會如影隨形。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夏日炎炎,汗流浹背,伴隨而來的多是汗味及體味夾雜的難聞氣息,尤其在空間較為封閉擁擠的交通車上,舉手拉環時常讓人感到不舒適。先前更相繼爆出有民眾因“體味過重”被請出餐廳,以及健身房需與會員〝溝通體味〞的尷尬事件。據統計,國人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有多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受到全球暖化影響,台灣夏天一年比一年熱,屢破高溫新記錄。別說出去玩,光是白天通勤者、戶外工作者,就常會被毒辣的太陽曬昏頭,因而紛紛躲進冷氣房、灌冰水。就中醫觀點來看,喝冰水會使體內溫度下降,反而不利散熱,體內溫度比室溫低,會感覺更熱;長時間待在冷氣室中,容易導致體表微血...

閱讀詳情 »

via 患者若長時間存在這樣的心裡會給肝部帶來雙重的傷害,是否想過用食療來減小對肝臟的傷害呢? 多喝白開水。白開水要保持新鮮,每天3-4次,每次1小碗。白開水可增加循環血量,增進肝細胞活力,有利於代謝廢物的排除而收到護肝之效。 清除食物污染,包括蔬菜、瓜果的農藥殘留;某些食品添加劑,如麵粉增白劑、...

閱讀詳情 »

想要減肥的人一定要知道,減重絕對是飲食控制加運動,才能健康又維持不復胖。而所謂的飲食控制,不是節食什麼都不吃,這是最不健康又最容易復胖的方式;雖然不吃瘦很快,但是一旦恢復飲食,胖得更快,而且消耗的是肌肉,胖回來的是脂肪,要再減會更難。飲食控制我自己的解讀是要吃得營養又均衡,選擇營養價值高、熱量低的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