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加強免疫該怎麼吃? 3大重點落實防疫飲食

加強免疫該怎麼吃? 3大重點落實防疫飲食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全民力行防疫,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社交距離等行為外,提升自己身體保護力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攝取進入體內的營養就是增加抵抗力,是使身體機能達最佳狀態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基本的原則就是均衡營養,除平時多在飲食著手外,更要注意或加強某些營養素,才能夠具備完整免疫力。

 

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李沛融主任表示,良好的均衡飲食習慣、飲食多樣化,才能真正落實「防疫飲食」。而防疫飲食主要有3個重點:

 

加強免疫該怎麼吃? 3大重點落實防疫飲食

▲補充足夠蛋白質。(圖/ingimage)

 

1.足夠蛋白質

 

建構免疫系統的基本原料就是蛋白質,不論肺部的免疫防禦、全身免疫細胞都是蛋白質建構的。蛋白質來源就是國民健康署公布每日飲食指南中的豆魚蛋肉類食物,黃豆製品的豆腐、豆漿、豆乾,魚類可首選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還有雞蛋及低脂肉品。

 

加強免疫該怎麼吃? 3大重點落實防疫飲食

▲攝取豐富多樣的蔬果。(圖/ingimage)
 

2.攝取「豐富」蔬果

 

豐富指的不單是量、而是指多樣性。因為食物中非常多重要營養素,例如具抗氧化能力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C、E、鎂、鋅、硒、β-胡蘿蔔素、植化素等,還有身體各種新陳代謝所需的維生素B群,這些營養素是需要同力合作才能發揮最好的作用。要如何才能都攝取到這些營養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均衡飲食及豐富蔬果。豐富蔬果方面可利用每日攝取5蔬果原則,除了要吃到、種類也需要多元,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每天各顏色都要吃到,深綠的花椰菜、藍紫色的葡萄及茄子、白色洋蔥及菇類、黃色胡蘿蔔、南瓜、地瓜、紅色的紅蕃茄、紅洋蔥等。

 

加強免疫該怎麼吃? 3大重點落實防疫飲食

▲減少精緻醣類。(圖/ingimage)

 

3.少精緻糖類

 

精緻糖類會促進身體發炎、削弱白血球的功能,無助於免疫力,所以民眾應減少或避免攝取這類食物。

 

李沛融主任指出,除了飲食以外,生活習慣也與免疫力息息相關,其中最影響最大的生活習慣則大致分為:

 

1. 睡眠充足:研究顯示,若1天只睡4小時,體內的流感抗體就會減少一半。所以每天需睡足7小時的睡眠。

2. 規律運動:民眾若無法每天持續運動30分鐘,可分開運動時間,例如一有空閒時間就運動10分鐘,每日3次,累積30分鐘,一樣對維持身體的保護力具有效果。

3. 壓力調適:生活壓力會促進身體醣皮質素濃度上升,讓免疫系統出現失調,台大沈立言教授也曾指出,沮喪會影響身體免疫力。

 

李沛融主任呼籲,在這個疫情延燒全球之際,民眾更需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均衡多樣化飲食及保持樂觀的情緒,並配合政府防疫政策,照顧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才能真正做到全方位的防疫。

 

更多NOW健康報導
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比美麗更難的是什麼?是美一輩子!有多少年輕的時候傾國傾城的美人最終都輸給了歲月,讓人惋惜。但是她卻實現了這個所有女人的夢想,從16到60歲,她從來沒有過片刻的不美麗。她就是美國傳奇超模克里斯蒂·布林克利,一個連時間都無法改變的美人。 克里斯蒂的美貌讓人驚嘆,更讓人羨慕,但是你知道她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43歲的李教授長期授課,聲音沙啞持續已兩年卻不以為意,沒想到檢查卻發現聲帶囊腫。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許彥彬表示,聲帶一旦發生較嚴重的病變,很多情況下都要考慮開刀切除病灶,傳統喉部或聲帶手術都必須在全身麻醉下進行,但隨著門診聲帶注射術的發展成熟,現可在病患清醒的狀態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家長若是發現孩子有血管瘤時,千萬不要輕忽,有可能會發生卡莎巴梅症候群,導致內出血,病況嚴重恐有生命危險! 死亡率高達四至五成 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李建智醫師指出,卡莎巴梅症候群是一種會消耗血小板的血管瘤,雖然非常罕見,一年大約會有二、三例,但是由於會造成內出血,大約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春節天氣如何呢?氣象專家彭啟明預測,全台天氣多雲到晴,早晚溫差大。除了小年夜及除夕夜氣溫下探10度外,初一開始氣溫逐漸回升,初六後氣溫又變冷,也會有降雨。醫師則提醒,民眾出遊記得攜帶外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天沒亮就外出運動。 春節好天氣 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