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精神健康也能吃出來? 精神醫學專家揭真相

精神健康也能吃出來? 精神醫學專家揭真相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營養精神醫學近年來蓬勃發展,成為精神醫學的主流,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Taiwanese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的理事長蘇冠賓教授和理事張倍禎醫師,去年受邀擔任國際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的客座編輯,號召全球營養精神醫學的專家發表論文,並集結收錄15篇重要的研究論文,在最新一期的特刊「營養在免疫與精神醫學 (Nutrition in Mental Health, NIMH)」中發表關於這領域最新的研究。

憂鬱症治療機制 免疫調解扮演關鍵要角

憂鬱症的「單胺氧化酶理論 (monoamine hypothesis)」理論對於病因的了解和新治療的研發已經走到盡頭。目前已有更多的研究支持「免疫調節 (inflammatory regulation)」在精神疾病機轉所扮演的角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張倍禎醫師在兒童過動症、心血管疾病或炎症合併憂鬱症的研究成果也証實,免疫調節在憂鬱症病因的重要性。

NIMH特刊最新眼就 營養與精神、免疫之影響關聯大

這期的『NIMH』特刊的目的就是整合目前世界上最新關於營養在精神醫學與免疫的研究;這次探討多種的飲食內容與營養補充(藍莓、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俗稱魚油,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褪黑素激動劑 (melatonergic agonist)、腺苷甲硫胺酸 (SAMe, S-Adenosyl Methionine)、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卡痛 (Kratom) 在不同的精神疾病,如憂鬱症、雙極性情感疾病、思覺失調症、酒精引起的失智症和厭食症等,所扮演的角色,並探討其免疫的機轉。

另外,也特別強調雌激素 (estradiol)和母乳的成份在產期前後的憂鬱症與孩子的神經發展的相關性。

精神健康 根源可能藏在腸道

『NIMH』特刊也著重在最近很熱門的腸腦軸 (gut-brain axis)的相關研究,並利用腸道菌和精神健康和疼痛的相關研究,來進一步佐證腸腦軸(gut-brain axis)可能是大腦、行為和免疫這三個系統的主要調控者。

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表示,由於精神疾病的成因很多,單一療法的治療效果有限,若能合併營養療法,可以大大改善病患的治療成果,所以希望可以藉由這次『NIMH』特刊,讓更多人更重視整合性的醫療包括生活中很重要的飲食調整和營養處方。

【延伸閱讀】

1/10中風病友一年內復發 醫籲做好「這」些事

四肢對稱無力! 淺談慢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

異位性皮膚炎新剋星! 抗免疫球蛋白E獨家技術試驗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文章出處:魅麗雜誌128期 2018/05   李穎哲 平撫被壓傷的情緒 發現花精的巴赫醫師認為,每個人天生就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都可以遵照心靈的指揮自由地發展和學習,並且展現自我個人的光彩。 從之前幾篇溫柔且具深度的專家剖析與分享, 會清楚看見誕生在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減重者常以節食的方式作為第一選擇,認為吃得少當然會變瘦。的確,刻意降低熱量,或單一食物種類的進食選擇,也許在短期內能看見體重的下降,但隨著時間的拉長,開始出現停滯期或是因為熱量攝取實在太低了、太餓了根本堅持不下去,恢復正常飲食後,反而復胖甚至更胖,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易胖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雄醫學大學陳炳仁醫師分析健保資料庫發現,台灣失智患者生命最後一年,接受管灌餵食、氣管內管插管、呼吸器治療、心肺復甦術急救及洗腎之比率遠高於歐美先進國家,尤其是氣管內管插管、呼吸器治療、心肺復甦術急救風險是癌症病人的四倍以上。陳炳仁醫師呼籲衛福部應積極提昇社會大眾及醫療...

閱讀詳情 »

釀造達人 徐茂揮、古麗麗《這才是釀造醋》釀對了才有保健效果,蔬果穀物醋自釀手冊學會自己釀天然釀造醋最健康送給素食、重視健康、熱愛美味的你 你喝的是純天然釀造醋?自己釀才能喝得安全又健康。想第一次釀醋就成功,就跟著釀醋專家一起學習家庭釀造醋。素食、重視保健、熱愛美味的你更不能錯過。 醋的保健效果眾所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