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選擇性讚美與正確懲罰 正向心理學家給父母的忠告 

選擇性讚美與正確懲罰 正向心理學家給父母的忠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照顧孩子時,你也常在讚美與懲罰間難以平衡嗎,在 《真實的快樂》一書指出,包括愛、關心、熱情與溫暖,都能無條件給予孩子,讓孩子充滿安全感下,勇敢去探索這世界,但讚美,就得選擇性去執行; 作者馬汀.塞利格曼指出,主要因當孩子發現自己不論做什麼都會得到讚美時,反而會變成被動,且若無條件給予孩子正向語句,也可能使孩子無法從自己的失敗和成功中學習。

根據孩子的成就 給予不同程度讚美

正向語句的確會使孩子充滿正向情緒,本來精熟是有條件的,它是行為的成果,習得的無助不只是在壞的事件不可控制時會發生,當好的事件不可控制時也會發生;馬汀.塞利格曼表示,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據孩子的成就給予不同程度的讚美,像終於會說姐姐的名字,或是第一次接到球等,留到孩子真正的最高成就時才表達讚美。

多數父母懲罰孩子變調 讓孩子選擇躲避

至於懲罰則會阻擋正向情緒,也會使孩子激發恐懼,讓孩子不敢再做這個行為,但不像無條件的正向語句會引起大問題;馬汀.塞利格曼解釋,以史金納的看法而言,懲罰是行為塑造中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執行上,卻使很多孩子不懂為什麼遭受懲罰,造成孩子變得越來越畏縮,甚至為了躲避被懲罰的行為,選擇迴避懲罰他的父母。

正確懲罰孩子 可靠危險信號是關鍵

馬汀.塞利格曼進一步解釋,以老鼠安全訊息的實驗為舉例,當電擊出現前會有一聲巨響,緊接著就是電擊,也因此讓老鼠懂得只要聲音不出現就是安全,讓巨響成為危險的信號,也代表安全信號的存在,但當沒有可靠的危險信號時,老鼠同時也失去安全信號,老鼠就會呈現永遠都不得安寧的模樣。

懲罰孩子應針對行為 避免做人身攻擊 

換句話說,當懲罰孩子時,就要先清楚危險的信號,也就是安全的信號的存在,讓孩子了解哪一個行為會引起現在的懲罰,而非指責他的品德做人身攻擊;馬汀.塞利格曼強調, 選擇性讚美與懲罰的壞處,雖然孩子可能會因沒有得到讚美而感到失望,但好處是能讓避免讓孩子被寵壞,且讓讚美也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份量。

(參考資料:真實的快樂 遠流出版社)

【延伸閱讀】

1/10中風病友一年內復發 醫籲做好「這」些事

四肢對稱無力! 淺談慢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

異位性皮膚炎新剋星! 抗免疫球蛋白E獨家技術試驗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最近考季即將登場,考生及家長們也跟著緊張起來,許多考生日夜苦讀,只為了考上理想的好學校,但一場戰役考驗著體力、腦力、耐力,如何在最後衝刺階段發揮良好成績,桃園長庚醫院中醫部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郭純伶醫師表示,要提升學習效能必須有適度運動和良好的睡眠品質,維持均衡飲食和健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1)日晚間傳出桃園疫調人員出現身體不適,衛生單位立刻採檢,結果呈現陰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目前是流感與感冒好發季節,症狀都與新冠肺炎很像,也都會發燒,症狀上區隔不是很容易;陳時中也提醒,公費流感疫苗仍有幾十萬劑,呼籲仍然有機會接種。 陳時中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2)日部立桃園醫院已有12例新冠本土個案,中央流行指揮中心統計,匡列隔離者共570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1波採檢應該結束,但沒辦法排完全排除有其他人感染,仍要保持警覺,住院病患將持續轉出降低醫療負荷。 確診接觸者採檢639人 匡列隔離570人 陳時中說明,醫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年關將近,上班族趕在連假前加班將手邊的工作完成,回到家已經10點過後,簡單梳洗後,明明已累壞了,躺在床上卻翻來覆去睡不著,想到明日成堆的工作,更難入眠,入睡時可能已經是午夜時分,早上鬧鐘一響,仍要拖著疲累身軀起床迎接一天的挑戰,每天惡性循環的情況下,久而久之,失眠帶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