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選擇性讚美與正確懲罰 正向心理學家給父母的忠告 

選擇性讚美與正確懲罰 正向心理學家給父母的忠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照顧孩子時,你也常在讚美與懲罰間難以平衡嗎,在 《真實的快樂》一書指出,包括愛、關心、熱情與溫暖,都能無條件給予孩子,讓孩子充滿安全感下,勇敢去探索這世界,但讚美,就得選擇性去執行; 作者馬汀.塞利格曼指出,主要因當孩子發現自己不論做什麼都會得到讚美時,反而會變成被動,且若無條件給予孩子正向語句,也可能使孩子無法從自己的失敗和成功中學習。

根據孩子的成就 給予不同程度讚美

正向語句的確會使孩子充滿正向情緒,本來精熟是有條件的,它是行為的成果,習得的無助不只是在壞的事件不可控制時會發生,當好的事件不可控制時也會發生;馬汀.塞利格曼表示,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據孩子的成就給予不同程度的讚美,像終於會說姐姐的名字,或是第一次接到球等,留到孩子真正的最高成就時才表達讚美。

多數父母懲罰孩子變調 讓孩子選擇躲避

至於懲罰則會阻擋正向情緒,也會使孩子激發恐懼,讓孩子不敢再做這個行為,但不像無條件的正向語句會引起大問題;馬汀.塞利格曼解釋,以史金納的看法而言,懲罰是行為塑造中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執行上,卻使很多孩子不懂為什麼遭受懲罰,造成孩子變得越來越畏縮,甚至為了躲避被懲罰的行為,選擇迴避懲罰他的父母。

正確懲罰孩子 可靠危險信號是關鍵

馬汀.塞利格曼進一步解釋,以老鼠安全訊息的實驗為舉例,當電擊出現前會有一聲巨響,緊接著就是電擊,也因此讓老鼠懂得只要聲音不出現就是安全,讓巨響成為危險的信號,也代表安全信號的存在,但當沒有可靠的危險信號時,老鼠同時也失去安全信號,老鼠就會呈現永遠都不得安寧的模樣。

懲罰孩子應針對行為 避免做人身攻擊 

換句話說,當懲罰孩子時,就要先清楚危險的信號,也就是安全的信號的存在,讓孩子了解哪一個行為會引起現在的懲罰,而非指責他的品德做人身攻擊;馬汀.塞利格曼強調, 選擇性讚美與懲罰的壞處,雖然孩子可能會因沒有得到讚美而感到失望,但好處是能讓避免讓孩子被寵壞,且讓讚美也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份量。

(參考資料:真實的快樂 遠流出版社)

【延伸閱讀】

1/10中風病友一年內復發 醫籲做好「這」些事

四肢對稱無力! 淺談慢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

異位性皮膚炎新剋星! 抗免疫球蛋白E獨家技術試驗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兩歲女孩,剛學會走路,家人常常帶著她外出,前幾日卻出現發燒等症狀,被診斷為流行性感冒,但服用3天藥物後,卻又再度發燒,緊急送醫治療,經由X光檢查才發現是右側胸腔積滿膿水所導致,經由內視鏡抽除胸膿水後,小女孩才順利退燒。膿胸主要是因小朋友流感肺炎併發胸腔內化膿所導致,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近來天氣轉變較大,導致臨床上,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病的情況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心臟內科醫師指出,天氣冷,就會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相對就會增加血栓機會,除了容易誘發致命的心肌梗塞外,還易造成腦中風等病況,不得不慎!尤其正逢秋天,日夜溫差大,一小心,可能就會誘發致命的健康危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期許台灣沒有不會說話的聽損兒!「聾並不是啞」,藝人辰亦儒化身為聽損兒的圓夢天使長,偕同聽損程度輕重度不等的孩子們所組成雅文天使,重新改編大眾耳熟能詳的歌曲「快樂天堂」,希冀透過聽損兒的歌聲,描繪他們對「音樂」與「夢想」的嚮往,並唱出對「愛」與「希望」的熱情,同時讓各界看到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就算只是小傷口,也萬萬不可輕忽!一名80歲的詹姓老翁,日前在田裡工作時右腳被刮傷,自行在家處理反而造成整隻右腳浮腫變黑,最後因休克緊急送醫,被診斷為壞死性筋膜炎,經醫師進行筋膜切開術、4次清創、植皮等手術後,住院45天出院,不僅免除截肢風險,還可以自由走動。這名老翁在田裡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