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選擇性讚美與正確懲罰 正向心理學家給父母的忠告 

選擇性讚美與正確懲罰 正向心理學家給父母的忠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照顧孩子時,你也常在讚美與懲罰間難以平衡嗎,在 《真實的快樂》一書指出,包括愛、關心、熱情與溫暖,都能無條件給予孩子,讓孩子充滿安全感下,勇敢去探索這世界,但讚美,就得選擇性去執行; 作者馬汀.塞利格曼指出,主要因當孩子發現自己不論做什麼都會得到讚美時,反而會變成被動,且若無條件給予孩子正向語句,也可能使孩子無法從自己的失敗和成功中學習。

根據孩子的成就 給予不同程度讚美

正向語句的確會使孩子充滿正向情緒,本來精熟是有條件的,它是行為的成果,習得的無助不只是在壞的事件不可控制時會發生,當好的事件不可控制時也會發生;馬汀.塞利格曼表示,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據孩子的成就給予不同程度的讚美,像終於會說姐姐的名字,或是第一次接到球等,留到孩子真正的最高成就時才表達讚美。

多數父母懲罰孩子變調 讓孩子選擇躲避

至於懲罰則會阻擋正向情緒,也會使孩子激發恐懼,讓孩子不敢再做這個行為,但不像無條件的正向語句會引起大問題;馬汀.塞利格曼解釋,以史金納的看法而言,懲罰是行為塑造中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執行上,卻使很多孩子不懂為什麼遭受懲罰,造成孩子變得越來越畏縮,甚至為了躲避被懲罰的行為,選擇迴避懲罰他的父母。

正確懲罰孩子 可靠危險信號是關鍵

馬汀.塞利格曼進一步解釋,以老鼠安全訊息的實驗為舉例,當電擊出現前會有一聲巨響,緊接著就是電擊,也因此讓老鼠懂得只要聲音不出現就是安全,讓巨響成為危險的信號,也代表安全信號的存在,但當沒有可靠的危險信號時,老鼠同時也失去安全信號,老鼠就會呈現永遠都不得安寧的模樣。

懲罰孩子應針對行為 避免做人身攻擊 

換句話說,當懲罰孩子時,就要先清楚危險的信號,也就是安全的信號的存在,讓孩子了解哪一個行為會引起現在的懲罰,而非指責他的品德做人身攻擊;馬汀.塞利格曼強調, 選擇性讚美與懲罰的壞處,雖然孩子可能會因沒有得到讚美而感到失望,但好處是能讓避免讓孩子被寵壞,且讓讚美也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份量。

(參考資料:真實的快樂 遠流出版社)

【延伸閱讀】

1/10中風病友一年內復發 醫籲做好「這」些事

四肢對稱無力! 淺談慢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

異位性皮膚炎新剋星! 抗免疫球蛋白E獨家技術試驗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無菸環境的概念,由你我開始做起!臺南市歸仁區衛生所於106年配合臺南市衛生局政策,舉辦一系列的拒菸保護環境活動。該所與衛福部胸腔病院合作,從幼兒園的拒菸比賽,至轄區內各國小的菸害防制衛教,以及國、高中的戒菸講習、長榮大學自主配合全校為無菸校園等,都吸引民眾熱情的參與;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57歲黃先生,今年2月騎機車突然昏倒,送醫檢查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醫師立即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再進行動脈取栓術治療,成功救回一命,並免於終身癱瘓;經過4個月積極復健,雖然語言表達較差、走路緩慢,但已經能夠自理生活。缺血性腦中風 僅5%及時到院亞東醫院影像醫學科主任賴彥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巴金森氏症患者唱唱歌,對身體很有好處。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巴金森氏症患者唱歌、接受聲音訓練,有助強化控制吞嚥、呼吸肌肉,進而讓吞嚥、呼吸功能更順暢。研究作者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運動學助理教授伊莉莎白‧史蒂格莫勒表示,研究重點並非讓巴金森氏症病友練出好歌喉,而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47歲的朱姓女患者長年以來擔心蛀牙,每每在刷牙時就會非常用力刷牙齒,沒想到卻造成多顆牙齦萎縮,只要一吃冰冷食物就會出現痠痠的感覺,這樣的酸酸感長達10年之久,醫師利用牙齦增長術,讓患者能夠擺脫敏感性牙齒,再次重拾吃冰的樂趣。牙周手術治療補回牙齦 降低食物痠感經過評估後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