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如意,身體或心理就會受到損傷,此時應該好好善待自己,『飲食修復』非常關鍵。根據人民網報導,美國《女性健康》雜誌刊登綜述文章,列出了可改善情緒、健康的12類超級食物。
1.壓力過大時應該吃:1杯低脂酸奶或2湯匙混合堅果。酸奶是賴氨酸最好的食物來源之一,堅果富含精氨酸。賴氨酸和精氨酸能減少你的擔憂。
不該喝:碳酸飲料。《美國公共衛生雜誌》刊登的研究發現,每天喝2.5罐碳酸飲料會導致抑鬱和焦慮增加3倍。
2.感覺悲傷時應該吃:菠菜沙拉。甜菜和菠菜等綠葉蔬菜富含B族維生素,有利於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好感覺激素』的生成。
不該吃:白巧克力。白巧克力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巧克力,其中不含固體可可粉。白巧克力無法像黑巧克力一樣刺激『好感覺激素』的生成。
3.肥胖時應該吃:烤雞胸。瘦肉及家禽蛋白能提供能量,加速新陳代謝,既解饞,又有助於減肥。高蛋白飲食也有助於增強肌肉減肚腩。
不該吃:濃湯和多鹽零食。食物過鹹,喝水就多,胃部就會變成一個『水皮球』。因此,鹽焗堅果、薯片等多鹽食物應盡量避免。
4.能量不足時應該吃:什錦果仁。葡萄乾提供的鉀有助於身體將糖轉化成能量。堅果富含鎂,鎂對新陳代謝、神經功能及肌肉功能都極其重要。
不該喝:濃咖啡飲料。雖然咖啡因有提神作用,但是咖啡中的大量糖分則會使血糖升高,不利健康。
5.需提高腦力時應該吃:藍莓。藍莓中的多種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大腦免受自由基損傷,進而降低老年癡呆症和帕金森症的危險。
不該吃:霜淇淋。甜食會使體內葡萄糖含量大起大落,導致注意力分散。
6.需要增加睡眠時應該吃:脫脂爆米花。睡前半小時吃一袋脫脂爆米花,有助身體產生讓人體放鬆的神經化學物質———血清素。
不該喝:一杯熱牛奶。這種失眠治療法其實是錯誤的。牛奶中的蛋白質會提高人體警覺性。牛奶中的脂肪也會使消化減速,從而使睡眠斷斷續續。
7.需保持清醒時應該吃:雞蛋+全麥麵包。雞蛋是蛋白質的很好來源,早嬰Y雞蛋,全天有精神。美國聖路易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與早餐吃奶油乾酪的人相比,早餐吃雞蛋的人每天少攝入264卡路里的熱量。
不該吃:餅乾+奶油乾酪。這種早餐含熱量500卡路里、脂肪20克、碳水化合物60克。
8.醉酒後應該喝:橙汁。橙汁中的果糖使酒精代謝加速25%。其中的維生素C也有助於防止醉酒後的細胞受損。
不該喝:碳酸飲料。二氧化碳會使醉酒的感覺更嚴重。
9.不太舒服時應該吃:人參茶(冷熱皆可)。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攝入400毫克人參會使感冒幾率降低25%。人參有助於增加體內關鍵免疫細胞,從而殺滅入侵病毒。
不該喝:咖啡因飲料。咖啡因過量會擾亂睡眠,抑制免疫功能,更容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10.需提高性趣時應該吃:黑巧克力。巧克力中的可可粉含有可提高身體敏感度的刺激物甲基黃嘌呤類生物鹼(可可鹼)。巧克力中還含有『自然助性物質』苯乙胺。義大利研究發現,常吃巧克力的女性性欲更強。最好選擇可可含量至少為60%的巧克力。
不該喝:1瓶葡萄酒。1—2杯葡萄酒可助性,但是葡萄酒過量則會抑制神經系統,導致男性勃起困難。
11.想要個孩子的時候應該吃:巴西堅果,富含礦物質硒。硒能增強精子質量,使精子遊動速度更快。
不該吃:薯條。與不攝入反式脂肪的女性相比,2%的攝取熱量來自反式脂肪酸的女性發生不孕的幾率增加70%。
12.想保持年輕時應該吃:葵花子。葵花子堪稱是食物中的『維生素E之王』,最能抗擊自由基,抗皺防衰。
不該吃:奶油蛋糕。奶油蛋糕裡含有的反式脂肪酸是健康的大敵,會加速身體的衰老。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高蛋白 健身微波爐 爆米花全家霜淇淋 巧克力青茶 咖啡因反式脂肪 代謝飽和脂肪 反式脂肪反式脂肪 英文經痛怎麼辦 巧克力鳳凰旅遊 義大利上呼吸道感染普洱茶 咖啡因反式脂肪酸玄米茶 咖啡因高蛋白飲食養身高蛋白健身吃法全家霜淇淋巧克力口味門市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高蛋白健身食品全家霜淇淋門市查詢高雄全家霜淇淋門市全家霜淇淋熱量台北全家霜淇淋門市查詢台中全家霜淇淋門市查詢全家霜淇淋熱量多少7-11 全家 霜淇淋
相關推薦
植牙3因素易失敗! 數位牙導航系統安全再升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4歲中年女性因牙齒疼痛至牙醫門診求診,檢查後發現右側上下顎之前製作的義齒內部嚴重齲齒破壞無法治療而需拔除,但因缺牙區後方已無牙齒無法製作傳統義齒,經缺牙區評估及與討論後,選擇人工植牙;但因有多顆缺牙,所以醫師使用植牙導航系統協助定位及確認人工牙根的角度及平行度,最終得...
閱讀詳情 »台灣現階段已執行「廣篩」 台大專家:效果比韓國好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各國防疫策略都會有不同,特別在要不要普遍篩檢,國內意見相當分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堅持,有症狀等情況才條件性篩檢,可韓國採取普篩的做法卻屢次拿來對比。今(13)日台大醫生李建璋強調,在台灣目前的疫情條件下,已經相當於執行「廣篩」,有...
閱讀詳情 »職業倦怠揮之不去 這4類人該如何解套?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職業倦怠」一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國家,這是一種因工作而導致的心理問題。「職業倦怠症」大致會表現在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生理上的表現為,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行動遲緩、吃不好睡不飽、精神恍惚等。心理上的表現則為逐漸失去工作樂趣、缺乏熱情、對辦公場所有...
閱讀詳情 »慢性腎臟病就怕「這些」病變 抗衰 顧腎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在台灣,65 歲以上人口近四成有第三期以上慢性腎臟病,顯著高於青壯年人口,也比歐美國家略為偏高。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造成衰弱比例較一般族群高,其衰弱盛行率在不同區域從26%到73%不等,但與社區老年病患衰弱盛行率約10-15%相較,仍明顯偏高。衰弱可能衍生依賴增加、失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