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2年來藍綠都不敢面對的美豬問題 恐讓台灣貿易邊緣化?

今周刊編輯團隊

傍晚6點,走進這家位在日本靜岡縣三島市的超市,同時供應日本與美國豬肉,貨架上每一小塊區域都掛有標示產地的招牌。此時,國產梅花肉、切片五花肉等熱門部位已紛紛被消費者用日圓下架;一旁打出特價的美豬專區,雖然同樣有人光顧,但人氣遠遠不及國產豬肉。

12年來藍綠都不敢面對的美豬問題 恐讓台灣貿易邊緣化?

一位40多歲的婦人,在國產豬櫃位停下腳步,將一盒近4百日圓的五花肉片放進購物籃,正想繼續前進,卻被記者叫住。起先有些錯愕的中西太太聽完提問,露出靦腆笑容說,自己今晚打算做泡菜炒豬肉,「雖然不是做什麼了不起的料理,但我只考慮國產豬肉,因為肉的鮮度很重要,國產肉吃起來也比較安心。」

近1億3千萬人口的日本,2018年自海外進口近92萬公噸、價值44億美元的豬肉,是全球最大豬肉輸入國;進入日本市場的進口豬肉,則以美豬數量最多,其次依序為加拿大、丹麥、西班牙。

雖然大量進口豬肉,但自2003年以來,日本國產豬自給率一直穩定維持在5成左右,即使2004年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也未明顯衝擊本土畜產業。

價格,是進口豬肉在日本市場最大的競爭優勢,美國豬肉單價只有日本豬肉的3分之2。但因為多數日本人認同國產豬的安全性與口感鮮度,再加上政府與業者運用明確標示,鼓勵消費者選購國產商品,讓日本豬肉在歐美競爭下,始終屹立不搖。

相較於日本的從容自若,「美豬」兩個字在台灣,一直是個禁忌話題。癥結就在於國人對美國養豬業者使用的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這項摻進飼料後可增加動物瘦肉、減少脂肪比率的生長促進劑,懷有高度疑慮。

食用含萊克多巴胺的肉品,究竟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萊克多巴胺是成本最高、對人體毒性最低的瘦肉精。雖然牛、豬屠宰前沒有『停藥期』,但因萊克多巴胺排出動物體外速度快,殘留量通常遠低於CODEX(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

台灣大學獸醫系名譽教授賴秀穗指出,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食用殘留容許量以內的萊克多巴胺肉品會對人體有害。因此,CODEX與同屬聯合國體系的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才會在2012年訂出標準。

從「貿易角力」角度切入,就能輕易理解為何美方自2012年以來,不厭其煩地呼籲我國根據「科學證據」,解決美豬與牛內臟爭議。

最近一次,是今年3月底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年度報告中,再次對台灣「不以科學為基礎的農業政策」,表達「嚴正關切」。多年來,美豬開放與否,一直是台美貿易合作的重要障礙。

面對美方「期待」,7年來的馬英九與蔡英文兩任政府,始終堅持「牛豬分離」、「排除內臟」立場,從未退讓。

若是光看國內消費市場與產業結構,台灣的確沒有開放美豬的理由。

首先,台灣國產豬肉自給率高達9成,不足的部分,也有加拿大等國進口豬肉可以選擇;吃不到美豬,原本就不會對消費者造成任何困擾。

若再考量開放瘦肉精美豬可能引發的食安疑慮,以及對國內養豬業者的衝擊,維持「牛豬分離」的決定,毫無爭議。但如果從國際局勢評估,得到的結論將截然不同。

本文為精采摘要,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170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LINE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這7種肉最致癌!五大罹癌惡習快看你中了幾項

大腸癌連環奪命!靠這10招抗腸癌,連醫生都在做

糞便常黏在馬桶?醫師:可能有5大危機!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55歲的陳先生長年來為牙齒問題所苦,前陣子受不了終於來診所做治療,原來是因為上排全口無牙,一直以來都是帶活動假牙,55歲的他看起來外型還算年輕,但是活動假牙讓他很沒自信,吃東西也大受影響。   由於陳先生本身的牙床就比較淺,配戴上常感到疼痛不適,且容易掉出,影響進食,不堪其擾的他終於決定來...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身體在面對外來病菌攻擊時會自動奮力對抗,但我們可以在平日做一些努力來加強免疫系統防禦能力。 運動健身。大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心臟、腰圍、肌肉和骨骼有許多好處,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運動可以加強免疫系統防禦能力,特別是年紀漸增之後。今年3月在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發現,年齡在55到7...

閱讀詳情 »

輪狀病毒是幼兒常見的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感染源之一,若嬰幼兒不慎感染輪狀病毒時往往會出現嚴重腹瀉症狀,甚至導致脫水,對嬰幼兒的健康影響甚鉅。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目前已有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降低嚴重的輪狀病毒感染症狀,但目前仍是自費疫苗,僅部分區域之幼童可享部分或全額補助,補助詳情建議向各區衛生所查詢...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做夢是一件挺神奇的事,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的眾多幻想,在夢裡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會享受夢境。科學家在一項針對老鼠的實驗中,發現有一種稱之為「做夢基因」的東西對人們的做夢反應有極大影響,或者可以說,這種物質是我們夢見各種情境的關鍵因素。 Chrm 1和Chrm...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