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2歲女孩經常頭疼、抽搐!沒想到「凶手」竟然藏在頭部裡面!千萬別讓小孩吃生肉

12歲女孩經常頭疼 抽搐!沒想到「凶手」竟然藏在頭部裡面!千萬別讓小孩吃生肉

儘管人們越來越重注衛生,很多寄生蟲已經滅絕,但還有一些寄生蟲仍然危害著孩子的健康。《健健康康成長記》本期為大家講解兒童要防的6種寄生蟲病。

12歲女孩婷婷因經常頭疼、抽搐入院治療,經檢查發現,「凶手」竟然是一條長約20釐米,名為曼氏裂頭蚴的寄生蟲。

6種小兒常見寄生蟲病

1. 蛔蟲病

1) 寄生部位:小腸內

2) 感染途徑:主要通過手和食物感染,如生吃瓜果,飯前便後不洗手,喝不潔生水,玩具不潔,愛吃手指、喜歡含東西等都可引起感染。

3) 危害:輕者可以沒有症狀,但當有大量蛔蟲寄生時,會發生消化不良、厭食、陣發性臍周腹痛、嘔吐等,甚至因蛔蟲鑽入膽管(膽道蛔蟲)、胰管、闌尾(蛔蟲性闌尾炎)等部位,引起腸梗阻、炎症、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4) 治療方法:使用驅蟲藥

2. 蟯蟲病

1) 寄生部位:大腸內

2) 感染途徑:分為自身及異體感染。自身感染是指雌蟲於夜間爬行肛門,在周圍皮膚上產卵,引起奇癢,寶寶用手指搔癢而沾染蟲卵,在進食或吮吸時吞入蟲孵;異體感染是被蟲卵污染的食物、玩具經口感染,也可經口鼻吸入飛揚的蟲卵而感染。

3) 危害:引起肛門和會陰部奇癢,影響孩子的夜間睡眠。偶爾還有蟯蟲侵入鄰近器官,如進入女孩的陰道並上行,引起陰道炎、輸卵管炎等。

4) 治療方法:口服藥物或外用藥膏

3. 鉤蟲病

1)寄生部位:小腸內

2) 感染途徑:主要是經皮膚接觸感染。當寶寶赤足或裸體坐於具有感染性幼蟲的泥地或水田中時,或因洗曬的尿布落地被蚴污染,都能使孩子感染。此外,吃進污染的菜蔬及食物也是感染方式之一。

3) 危害:臨床上以貧血、營養不良、胃腸功能失調為主要表現,重者可致發育障礙及心功能不全。

4)治療方法:一般病例宜於驅蟲治療後補充鐵劑,但重度感染伴嚴重貧血者,宜先予糾正貧血。

4. 弓蛔蟲:

1)寄生部位:有核細胞內

2) 感染途徑:主要由吃生的或未熟透的帶有病原的肉所導致。但也有可能是通過其他途徑感染,如吃受到弓形蟲污染的瓜果蔬菜,飲用受污染的水,或者在觸摸了受污染的土壤、貓砂、肉之後,又觸摸自己的嘴巴、鼻子或眼睛。此外,可在懷孕期間由母體傳染給胎兒,以及通過輸血或器官移植傳染給他人。

3) 危害:

●先天性弓形蟲病:多數嬰兒出生時可無症狀,部分於出生後數月或數年發生視網膜脈絡膜炎、斜視、失明、癲癇、精神運動或智力遲鈍等。

●後天獲得性弓形蟲病: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以急性淋巴結炎最為多見,約佔90%。免疫缺損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惡性腫瘤(主要為霍傑金病等)常有顯著全身症狀,如高熱、斑丘疹、關節痛、頭痛、嘔吐,並發生腦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腸炎等。

●眼弓形蟲病:視力模糊、盲點、怕光、疼痛、淚溢、中心性視力缺失等。炎症消退後視力改善,但常不完全恢復。可有玻璃體混濁。

4)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5.絛蟲病

1) 寄生部位:腸道內

2) 感染途徑: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豬囊蟲的豬肉

3) 危害:面色萎黃或蒼白,形體消瘦,腹部或上腹部隱隱作痛,腹脹不適,甚或噁心、嘔吐。常在內褲、被縟或糞便中發現白色節片,或伴肛門瘙癢。

4)治療方法:口服驅蟲藥物治療

6. 曼氏裂頭蚴病

1) 寄生部位:眼部、皮下組織或腦、腎、肺等臟器

2)感染途徑:以食物和傷口為主要途徑,如食入含有裂頭蚴的生或未熟的蛙肉、蛇肉、雞肉、豬肉等而獲感染,用生蛙肉或蛇肉局部貼敷傷口或患處而獲感染,飲用生水或湖塘水致使蟲卵進入人體而感染。

3)危害:因裂頭蚴移行和寄居部位不同而異。

●眼裂頭蚴病:眼瞼紅腫,結膜充血,畏光、流淚、微疼,奇癢或有蟲爬感。可有直徑約25px的游動性、硬度不等的腫塊或條索狀物。若侵入眼球內,可發生眼球凸出,眼球運動障礙。嚴重者出現角膜潰瘍、虹膜睫狀體炎,玻璃體渾濁,甚至並發白內障而失明。

●皮下裂頭蚴病:多累及四肢軀幹表淺部,可有直徑長約0.5—125px的遊走性皮下結節,圓形、柱形或不規則條索狀。局部有搔癢、蟲爬感,若有炎症時可出現間歇性和持續性疼痛或觸痛、或有蕁麻疹。

●口腔頜面部裂頭蚴病:口腔粘膜或頰部皮下出現直徑約0.5—75px的硬結,患處紅腫,發癢或有蟲爬感,並有多小白蟲(裂頭蚴)溢出史。

●腦裂頭蚴病:臨床表現酷似腦瘤,常有陣發性頭痛史,嚴重時昏迷或伴噴射狀嘔吐,視力模糊,間歇性口角抽搐,甚至癱瘓等。

●內臟裂頭蚴病:因裂頭蚴移行位置而定,有的可經消化道侵入腹膜,引起炎症反應,有的可能經呼吸道咳出,還有見於脊髓、椎管,尿道和膀胱等處,引起的後果較嚴重。

4)治療方法:主要靠手術摘除

6大措施可使兒童遠離寄生蟲病

●搞好個人和環境衛生。經常洗澡、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後洗手。

●經常剪指甲。過長的指甲中易隱藏大量的寄生蟲,會隨著食物進入體內。

●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乾淨,最好經過消毒或削去外皮。

●肉類等食品一定要煮熟、煮透;

●若飼養了寵物,一定要帶寵物去檢查是否感染寄生蟲以及及時進行驅蟲治療,除此之外,定期為寵物洗澡。在接觸過寵物後,要用有除菌功能的肥皂洗手。

●路邊小吃要儘量少吃,因為空氣中漂浮著很多灰塵,灰塵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卵,這些寄生蟲卵有可能附在燒烤上面,當吞下這些含有蟲卵的食物後,寄生蟲就會在身體中生長發育。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含萊克多巴胺劑美豬元旦起開放進口,為消除民眾疑慮,行政院推出「豬肉儀表板」網站,強調每日公開台灣豬和進口豬的數量,但儀表板一上路就掉漆了嗎?原來有民眾爆料,在食藥署「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系統」明明1月4日就有5批美豬進口資料,但儀表板卻沒出現,對此,食藥署今(11)日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全台急凍,各縣市猝死、中風、車禍,取暖不當造成火警、燒燙傷及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層出不窮;民眾為了達到抗寒目的,選擇各種方式保暖、取暖;但是,警消、醫師警告,不當抗寒取暖的NG行為,反而容易被高溫燙傷、低溫燙傷,甚至引發火警而造成憾事。 抗寒取暖方式除傳統燒炭...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新增6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下午2時召開臨時記者會,由發言人莊人祥說明最新疫情。加上今天6例境外,國內累計834例確診,分別為739例境外移入,5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小寶貝明明感冒好不容易才控制,卻又開始呼吸急促,當心是這病毒在作怪!門診一名一歲半女嬰,多日來發燒、咳嗽、流鼻水症狀連發,活動力還變差,被媽媽緊急抱到醫院就診,住院治療3天後病情受到控制,沒想到卻開始有呼吸急促和喘鳴現象,血氧濃度也降低,最後病毒培養結果出爐,又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