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4年電子耳舊換新 傷口小效果更佳

14年電子耳舊換新 傷口小效果更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聰多年的板模工人陳舜智,所裝置電子耳故障,家人四處奔波找廠商,才發現機型汰換、維修零件早就沒有了,聽不見,失去了工作,社交關係也收到影響,讓他一度坐困愁城,幸獲補助換新機,不但重回工作崗位,他的世界還多出蟲鳴鳥叫,見識醫療科技進步下的精彩人生。
舊式電子耳組織破壞大
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吳弘斌主任指出,電子耳在臺灣發展歷史已有廿年,陸續有故障的電子耳需要重新植入,手術常會碰到的問題就是早期電子耳手術植入沒有微創概念,組織破壞比較大,開刀後耳蝸組織會沾黏、纖維化或是發炎,耳蝸可能被封住、或是故障的電極被黏住,拔出來的過程中可能會斷在裡面,新的電極就沒辦法放入,所以得小心的剝離旁邊沾黏的組織,保留耳蝸內部的構造,輕輕的把舊的故障的電極拿出來,再重新放入多頻道電極。
新式電子耳屬微創手術 考慮未來再植入
對比以前與現在電子耳的技術,吳弘斌主任指出,早期電子耳的傷口長度20公分,現在只有2.5公分。早期耳蝸灶口0.2公分,現在僅僅0.04-0.06公分,直徑是原來的1/3到1/4,組織破壞小,電極更細,屬微創手術。他強調,新的手術觀念是電子耳不只放入,更考慮到未來10年、20年後需要重新再植入的問題,微創方式減少創傷,耳蝸裡面的發炎跟沾黏就會少很多,方便未來的再植入工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3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明星孕事頻傳,繼賈靜雯高齡產女後,大S也經證實已懷第二胎,讓許多熟齡男女信心大增,行醫30年的資深中醫名師李政育表示,想要好孕到,首要重點是男女雙方觀念都要好。 現代人普遍晚婚,在「無後為大」的觀念使然下,長輩常會迫切希望夫妻在婚後能立馬傳出好消息。但男女雙方隨著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時節由秋轉冬,時而還有秋老虎的燥熱,天氣忽冷忽熱,加上冷鋒面時而過境,帶來綿綿細雨,對於風濕患者來說,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其中的不是,苦痛不可言喻。「風濕病」正有如門窗破損之房屋,天氣變壞時最是痛苦。 風濕病屬中醫痺症範疇,為臨床常見、多發的一種難治性疾病。風濕病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今年23歲的張國皓,有陽光笑容、180公分的身高,是顏值極高的型男,但是,18歲那年的一場車禍意外,將他的人生帶離了原本設定好的目標。車禍後,他的雙腳無法行走、整日鬱鬱寡歡,住在純白色的病房裡整整一年,覺得自己的人生往後沒有希望,如同病房顏色,一片空白。 一場車禍讓他無...

閱讀詳情 »

扁桃體結實是扁桃體上的穴口上出現的小小的灰白色的堆積物。通常是由於食物殘渣殘留在這些穴口裡,然後它們成為細菌的食物,被細菌消化後排出來的污穢粘滑的令人作嘔的東西。扁桃體穴口比較深的人尤其容易形成扁桃體結石。雖然這些結石可以通過咳嗽,吃東西,漱口清理掉,但是對於比較頑固的結石,該怎麼辦呢? 就有網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