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5分鐘即可知是否腦損傷 中正大學研發感測晶片準確率100%

15分鐘即可知是否腦損傷 中正大學研發感測晶片準確率100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一般人發生腦中風,或因車禍、跌倒撞擊腦部,大多需要花時間等待檢查結果,而傳統侵入式抽取腦脊髓液的檢測技術儘管成熟,卻難免讓人心生恐懼。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科技研究中心團隊針對腦神經損傷,開發一套光纖式粒子電漿共振生物感測方法,只要抽取手臂的週邊血滴入晶片,15分鐘就能得到結果,且準確率達100%,不僅輔助醫生及早診斷腦出血,也能減輕病患心理負擔。

腦中風、腦震盪、腦出血 初期難診斷

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中心、化生系教授周禮君說,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主要存在於大腦、脊椎等中樞神經系統,而腦損傷會導致GFAP進入血液中。然而大腦存在著防火牆般的血腦屏障,除了阻擋外來物侵略大腦,也讓GFAP需要較長時間才會滲透到人體血液中且濃度極低,因此腦中風、腦震盪、腦出血等疾病較難在初期被診斷出來。

光纖式粒子電漿共振技術 準確率高達100%

周禮君教授表示,傳統檢查方式主要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抽取腦脊髓液,不僅耗時,醫院設備費用也動輒千萬,且透過腰椎穿刺採集腦脊髓液的侵入式手術更增加病患擔憂。

而團隊利用光纖式粒子電漿共振技術,開發一套檢測方法,取名為「FONLISA」。只要將檢體滴進晶片進行反應,就會顯示腦損傷生物標記GFAP的濃度;這項技術除了成本低廉,也將血液檢體混合奈米金,提高檢測靈敏度,只要15分鐘就能得到結果,準確率高達100%。

技轉國內廠商 盼能普及嘉惠民眾

目前中正「FONLISA」技術已發表於國際期刊《生物感測器與生物電子學(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並技轉國內廠商,期盼未來發展可攜式、低成本的感測器,並普及至一般診所,更加便利民眾。

中正校方表示,腦科學是最近十年興起的議題,而近期周禮君將研究主力放在腦神經疾病,除了腦損傷,也針對阿茲海默症進行相關研究。

【延伸閱讀】

男墜下水道OHCA 葉克膜搶回一命 化解癱瘓危機

布魯斯威利驚罹「失語症」息影 醫揭後續治療方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4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老字號高檔海鮮吃到飽餐廳食材竟不安全!台北市衛生局公布102年下半年生鮮水產品抽驗結果,其中2件不符合規定,分別為上閤屋的「冷凍牛蹄蟹」驗出漂白劑,以及台北漁產「午仔魚」檢出還原型孔雀綠。不符規定產品已全面下架不得販售。此次共抽驗55件水產品,包含28件魚類、12件蝦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社區團體,辦理獨居長者歲末餐會,邀約獨居長者1月8日到寧夏夜市,品嚐在地古早味。為了讓長者健康吃,特別改良寧夏夜市美食推出少鹽、少油及高纖的健康千歲宴,包括少油鬍鬚張魯肉飯、高纖潤餅、天然海味的蝦仁蛋包湯及放山雞、滷青菜等。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尿液竟從肚臍噴出?!一名出生才一個月大的男嬰,因「臍尿管」退化不完全,造成出生後膀胱裡的尿液會通過臍尿管,從肚臍噴出!小兒科醫師指出,這是十分罕見的病例,所幸男嬰在手術後已完全恢復正常。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表示,這名新生兒的媽媽在嬰兒出生落掉臍帶後,就覺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六十歲的李姓婦人,日前疑似感冒引起劇烈咳嗽,造成胸部痛到一夜難眠,之後突然發生頭痛欲裂甚至昏迷的情形,緊急送至台中慈濟醫院檢查發現,婦人腦右側椎體動脈出現「剝離性動脈瘤」,造成蜘蛛網膜下腔腦出血,經醫師緊急急救,放入兩根顱內支架保護剝離血管,目前婦人恢復良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