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5分鐘即可知是否腦損傷 中正大學研發感測晶片準確率100%

15分鐘即可知是否腦損傷 中正大學研發感測晶片準確率100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一般人發生腦中風,或因車禍、跌倒撞擊腦部,大多需要花時間等待檢查結果,而傳統侵入式抽取腦脊髓液的檢測技術儘管成熟,卻難免讓人心生恐懼。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科技研究中心團隊針對腦神經損傷,開發一套光纖式粒子電漿共振生物感測方法,只要抽取手臂的週邊血滴入晶片,15分鐘就能得到結果,且準確率達100%,不僅輔助醫生及早診斷腦出血,也能減輕病患心理負擔。

腦中風、腦震盪、腦出血 初期難診斷

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中心、化生系教授周禮君說,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主要存在於大腦、脊椎等中樞神經系統,而腦損傷會導致GFAP進入血液中。然而大腦存在著防火牆般的血腦屏障,除了阻擋外來物侵略大腦,也讓GFAP需要較長時間才會滲透到人體血液中且濃度極低,因此腦中風、腦震盪、腦出血等疾病較難在初期被診斷出來。

光纖式粒子電漿共振技術 準確率高達100%

周禮君教授表示,傳統檢查方式主要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抽取腦脊髓液,不僅耗時,醫院設備費用也動輒千萬,且透過腰椎穿刺採集腦脊髓液的侵入式手術更增加病患擔憂。

而團隊利用光纖式粒子電漿共振技術,開發一套檢測方法,取名為「FONLISA」。只要將檢體滴進晶片進行反應,就會顯示腦損傷生物標記GFAP的濃度;這項技術除了成本低廉,也將血液檢體混合奈米金,提高檢測靈敏度,只要15分鐘就能得到結果,準確率高達100%。

技轉國內廠商 盼能普及嘉惠民眾

目前中正「FONLISA」技術已發表於國際期刊《生物感測器與生物電子學(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並技轉國內廠商,期盼未來發展可攜式、低成本的感測器,並普及至一般診所,更加便利民眾。

中正校方表示,腦科學是最近十年興起的議題,而近期周禮君將研究主力放在腦神經疾病,除了腦損傷,也針對阿茲海默症進行相關研究。

【延伸閱讀】

男墜下水道OHCA 葉克膜搶回一命 化解癱瘓危機

布魯斯威利驚罹「失語症」息影 醫揭後續治療方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4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七歲男童因發燒及喉嚨疼痛,身上起了疹子發癢而至各診所數次就診,燒燒退退數天經過藥物治療就退燒了,疹子也消失了,家長也就不放在心上了。然而在數月後某次就診,竟發現了以往未曾檢查到的心臟雜音,後續經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確定診斷為A族鏈球菌感染後所併發的風濕性心臟病,追溯病史...

閱讀詳情 »

每次洗臉,塗抹保養品、化妝時,摸到下巴上一粒粒凸起、難消的小粉刺,總讓你瞬間鬱悶不已?心情大打折扣?近來,網路上就盛傳:「粉刺叢生,尤其是遍布下巴,代表體內荷爾蒙分泌出現異常」的說法,引起不少網友注意。但真有這麼一回事嗎?且聽專業皮膚科醫師怎麼說! 下巴粉刺,是身體荷爾蒙分泌失衡警訊?醫:無直接關聯...

閱讀詳情 »

對於許多上班族、婆婆媽媽來說,追劇是撫平一天疲憊的紓壓首選!根據資策會調查發現,國人每周平均花7.3小時觀看線上影音內容;甚至有超過1/4的消費者,在一周內觀看時間超過12小時,相當驚人。但長時間緊盯手機、平板等小螢幕,您的眼睛真的吃得消嗎? 避免眼睛過勞、提早老化 別再用手機、平板小螢幕追劇 現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女性越來越講求做一個內外兼具的精緻女人,隨著年紀漸長,成熟的內在讓女人越顯優雅;不過,顯老的外表可是任何年齡層的女性都無法接受!高雄微整形專家陳咸伸醫師指出,現代人習慣熬夜、長期待在冷氣房等都會造成膠原蛋白流失、皮膚也較為乾燥,再加上不勤於保溼,時間久了皺紋也就多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