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6歲兄殺死15歲妹 醫籲家長莫輕忽孩子愛爭寵

16歲兄殺死15歲妹 醫籲家長莫輕忽孩子愛爭寵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去年底在台中市發生一起人倫悲劇,有位16歲哥哥殺死1 5歲妹妹的事件;很多人都感到不解,也有很多家長開始警醒,並且審視自己的孩子。精神科醫師呼籲家長,當孩子有爭寵現象時,一定要小心處理,不要等到事態嚴重,才後悔莫及。

兄妹互動是否出問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表示,家庭中兄弟姐妹有深仇大恨的情況不多,而以青少年而言,家長應該要優先思考兄妹兩人互動是否有出問題,很多時候是因為爭寵沒有處理好,致使其中一人出現憂鬱傾向。

會出現特定負向情緒

爭寵並不是疾病,蔣立德醫師指出,爭寵在家庭中時常會發生,而會發生到自相殘殺,應是從小就沒有處理好,以致出現特定的負向情緒導致,理應是存在很久,家長應該要及早發現而且要處理,也就不會到事發之後,才說「怎麼會有這樣」。

爭寵力道會<越來越強

蔣立德醫師進一步指出,父母在發現孩子有爭寵問題時,如果不處理,就有可能導致事態嚴重,而且力道會越來越強,家長應該檢討,並且要做教養上的修正;至於會發生不幸事件,家長通常介入不夠,而且沒有在管理。

偏向暴力在學齡階段可看出

對於16歲就犯下殺死妹妹的人倫悲劇;蔣立德醫師提醒,孩子偏向暴力,會比較沒有社會化以及沒有道德感,而且從學齡階段就會看出,這不是單純的叛逆,而是道德感,如果缺乏道德感,會有虐待動物以及打架聚眾茲事的行為。

傷害動物會毫無感覺

蔣立德醫師強調,若是有暴力傾向的孩子,並不是單純的衝動控制問題,而是在做這些明顯的犯法行為時,已經不知悔改,尤其是特別會傷害動物,但卻毫無感覺;如果在學齡階段沒有及早介入教養,到青少年時再介入,往往效果不好。

家長、醫療與學校一起介入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爭寵問題,除了可尋求醫療協助之外,蔣立德醫師並建議,不只醫療方面,在學校方面也應該要有所警覺,特殊教育與心理資源應該要介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0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花蓮報導】今年19歲的簡小姐,從高二開始每個月的經期,總是要經歷頭2天的生理痛,疼痛難耐只能靠止痛藥來緩解,不然無法上課,為了改善每月1次的疼痛,簡小姐至醫院求診,經黃曉怡醫師調理2個月後,終於告別經痛的困擾。   以現代醫學分類,經痛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花蓮慈濟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許多人家裡都備有許多藥膏,以便應付突然其來的意外,例如:刀傷燙傷、蚊蟲叮咬,但這些藥膏成份幾乎都含有類固醇,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賴宥菊提醒,民眾不可將類固醇藥膏當做萬用藥膏,如果不當地使用,反而引發皮膚變薄、容易過敏、抵抗力下降、微血管變得明顯等副作用。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歲的亮亮被上幼稚園的哥哥傳染感冒,剛開始只有輕微咳嗽、流鼻水,兩天後突然高燒不退、聲音沙啞、呼吸喘、並且有奇怪的呼吸聲,甚至像狗吠的咳嗽聲,負責照顧亮亮的阿嬤驚覺不對勁,馬上帶到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急診室,經小兒科林欣頤醫師確診為「哮吼」;接受打過針吸過蒸氣後,目前狀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暑假是出國旅遊旺季,也是從國外帶回傳染病的高峰期,截至8月統計顯示,今年境外移入傳染病前4名包括登革熱(297例)、阿米巴性痢疾(97例)、麻疹(45例)、桿菌性痢疾(31例)等,為了讓民眾開心出遊、健康回家,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醒,出國前可就近至健保藥局,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