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8歲以下看小兒科 兒科醫師建議5招

18歲以下看小兒科 兒科醫師建議5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時節進入春天,乍暖還寒,兒童抵抗力較差,一不小心就「跟流行」染上疾病。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兒童就醫用藥5招,若18歲孩童發生發燒等症狀,建議家長帶小孩至小兒科,協助孩童說明病情,且用藥遵照醫囑,留意不良反應。

疾病型態異於成人 18歲以下看小兒科

由於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至18歲以上才會達穩定狀態,18 歲以下的疾病形態有異於成人,所以世界各國和台灣都明訂18 歲以下屬於兒科範疇。

小兒科醫師周祖佑說明,小朋友眼睛紅,可能是結膜炎、也可能是腺病毒感染,若合併發燒症狀,也可能是影響一輩子的後天性心臟病川崎症。又例如嘔吐,除腸胃炎,可能是幽門狹窄,也可能是小兒腸套疊。各種兒童疾病症狀由小兒科來診斷,會更完全與仔細。

發燒脫水應就醫 白開水餵藥最好

哪些症狀須即刻就醫?周祖佑指出,若孩童飲食和活動力正常,可在家觀察;但是若有發燒、胃口減少、活動力下降、甚至脫水症狀,必須儘快就醫。脫水症狀包括小便黃臭、哭無眼淚、發燒無汗、前囟門(嬰兒前額接近頭頂柔軟跳動的部位)凹陷等,可能需要就醫給予點滴治療,不可只在家裡補充運動飲料。

至於兒童常有服藥困擾,許多家長會把藥摻入果汁、牛奶裡服用,或許可以減輕孩子抗拒,但應注意藥物與食物之交互作用。醫師舉例,抗生素不可與牛奶同時服用、抗組織胺藥物不宜與葡萄柚汁一起飲用。正確的服藥方法還是以白開水配合吞服。

用藥遵照醫囑 留意不良反應

兒童用藥方面,近年來醫界推廣使用專用劑型,例如藥水、懸浮劑、粉劑、咀嚼錠。周祖佑說明,並非所有藥物都有兒童專用藥劑,主因為藥品上市須經過臨床試驗,但基於倫理,不會以兒童來試驗,所以難以單獨評估兒童用藥的風險和效益。

但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只要在醫藥人員正確而謹慎地調劑下的兒童用藥,並確實追蹤不良反應,仍符合用藥安全要求。

病程說清楚 療程問明白

孩子最好由主要照顧者陪同就醫,如有困難,家長也應向主要照顧者問明孩子不舒服的症狀、頻率,及已做處置,向醫生冷靜陳述,也可以帶兒童健康手冊、甚至嘔吐排泄物給醫生辨識診斷。

周祖佑提醒,家長看診時可詢問醫師,孩子罹患何種疾病、治療規劃、治療時間、病程可能變化、用藥注意事項及副作用等問題。另外,一般診所多開立三天份藥量,除非醫師另有叮囑,最好不要自行停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6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財團法人醫院到底算不算營利機構?繼去年底揭露8成〈32家〉財團法人醫院有盈餘,卻只有18家繳稅後,醫改會再批財團法人醫院每年與原捐贈財團進行上億元的交易,綿密複雜程度宛如「白色蜘蛛網」,讓外界難以監督。該會呼籲政府,應立法正視「家天下醫院」的問題。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展遲緩兒童發生率約為6-8%;然而,以家扶基金會(102年)經濟弱勢兒童發展篩檢來看,發生率竟為10%,明顯高於平均值。特別是在鄉村型地區雲林縣,兒童疑似發展遲緩的機率更高達27.2%,顯示經濟弱勢家庭,容易面臨較高的風險承擔及社會成本。由於偏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月2日是世界關懷自閉症日,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將用藍光點亮台北101大樓、高雄義大世界摩天輪,並舉辦系列關懷自閉症者活動,呼籲社會大眾主動關懷、瞭解、接納,以及包容,改善自閉症者的生活現狀、教育環境。自閉症基金會表示,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而引起的發展障礙,會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曾經有早上醒來想關鬧鐘時,卻發現手臂疼痛到伸都伸不出去嗎?起床之後要穿衣服時,手離內衣被扣的距離就像從地球到月球那麼遙遠?晚上回家後,好不容易可以躺下來休息,卻在翻身的時候,不小心壓到肩部又痛到醒過來?如果你也有上述症狀,小心!可能「五十肩」已經找上你了!台北市立聯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