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8歲少男狂玩手遊紓壓 視力模糊險變鬥雞眼

18歲少男狂玩手遊紓壓 視力模糊險變鬥雞眼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小明是一名18歲高中生,面臨沉重的升學壓力,愈來愈沉迷手機遊戲及社群軟體,以尋求慰藉。近日因視力模糊、頭暈,且注意力無法集中到診所就醫,診所醫師懷疑是近視加深,先開立散瞳藥水讓小明控制度數。然而兩周後,小明的症狀非但沒有改善,反而逐漸惡化成「複視」,也就是原本一個東西會看成兩個,家人這才趕緊帶他到醫院門診做檢查,經眼科醫師診斷後,發現小明罹患急性共同性內斜視,也就是俗稱的「鬥雞眼」。

長期近距離看手機 當心手機型斜視上身
亞東醫院眼科部醫師翁紹維指出,雙眼就像是兩台攝影機,在看遠方目標時視線會呈現平行,但在看近距離物體時,雙眼內側的肌肉就會出力,使視線聚焦在同一個目標上,也就是「內聚」。所以如果當看遠方物體時雙眼仍然保持內聚狀態,或是看近物時雙眼的內聚超過需要角度時,就稱為「內斜視」。

成年人如果罹患內斜視,症狀會非常明顯,通常會將一個物體看成兩個,這種情況是因為雙眼的影像無法融合,也就成為「複視」。翁紹維表示,民眾平時湊近看手機時,眼睛距離手機大約只有20~30公分,長期積累下來,會影響雙眼視覺的融合能力;此外,若本身又是先天隱性內斜視的人,就容易發展成急性共同性內斜視,又稱「手機型斜視」,患者視線將無法正常地聚焦。

突發性內斜視需探究病因 手機型患者降低3C使用頻率即可避免
以往急性共同性內斜視的發病機率很低,但近幾年卻持續好發在10~20多歲年輕族群 ,原因就是長時間使用3C產品。如果是一般民眾突然發現有斜視,通常是由其他疾病所引起,例如高度的屈光不正、眼球肌肉受到外傷、感染發炎、甲狀腺亢進、重症肌無力、慢性鼻竇炎及其手術的後遺症,甚至也有可能是因腦部腫瘤壓迫神經所導致。所以若是一般人突然出現斜視,就需要特別積極地鑑別原因。

內斜視的診斷若能夠排除潛在全身性疾病、發炎、外傷及腦部等問題,眼科醫師就會使用肉毒桿菌來治療,將過度僵硬的肌肉適度放鬆,不需要開刀。然而如果是手機型斜視的患者,往往在停用手機後雙眼視線也無法恢復正常,甚至有部分患者在接受肉毒桿菌治療後仍復發,最終只能尋求外科手術或長期配戴稜鏡眼鏡來矯正。

兒童內斜視會造成視覺功能損害 引發弱視
翁紹維醫師呼籲,家長應節制孩子別過度依賴3C產品,以免用眼過度。如果孩子抱怨複視、容易疲勞、頭痛,且在陽光下嬉戲會閉上一隻眼睛時,就要提高警覺,很可能已產生斜視的症狀,要及早就醫、及早治療。如果內斜視角度過大無法短期恢復,必定會造成諸多不便,大幅降低生活品質。對兒童來說,長時間內斜視甚至會引起視覺功能損害,引發弱視。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私密處小心呵護 女醫師教你保養術

心因性猝死防不勝防? 醫:這些族群有辦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1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癌症的一種,是身體免疫細胞 中的「漿細胞」過度增生的惡性癌症,嚴重時會影響全身器官及免疫系統。因好發於老年人,症狀經常與老化現象混淆,不易被診斷。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志丞表示,除了難診斷之外,也容易復發,針對年紀較大的患者,反覆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髕骨又被稱為膝蓋骨,是一塊位於膝蓋前面的小骨頭,髕骨會藉由肌腱及韌帶與這塊大腿股骨及小腿脛骨相連接。若是因為膝蓋在活動時,髕骨有不正常滑動,造成髕骨與下面的股骨軟骨產生摩擦,進一步造成膝蓋周圍深處疼痛,這就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30歲新婚的小靜,理論上是容易懷孕的族群,沒想到備孕了2年肚皮一直沒有消息,後來積極到不孕門診尋求幫助,做了人工授精但也沒有成功。很多備孕夫妻會問醫師,試管嬰兒如何才能成功?對此,TFC臺北生殖中心主任醫師譚舜仁醫師,在「譚舜仁醫師的好孕專區」臉書專頁中分享,如何利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60多歲男子患有椎間盤突出,以為開刀就能改善疼痛;不料,他開過2次刀,不但止痛藥吃了,就連神經阻斷術、硬膜外類固醇注射都做了,下背痛問題仍是無法改善。經核磁共振檢查,竟發現疼痛是術後神經組織嚴重沾黏所造成,由於嚴重沾黏已把組織都黏在一起,醫師評估已不適合再次手術,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