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8歲就愛上飲酒作樂 他「每天起床先喝一杯」引爆胃出血、肝硬化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越早喝酒,傷害越大!門診就有一名男子打從18就開始喜觀跟三五好友飲酒,且每次都喝到爛醉才回家,出社會工作後,更是離不開酒精,「一天沒喝酒,就覺得渾身不對勁」,41歲時酒癮更加嚴重,每天起床就要先喝一杯酒,工作時也總是想飲酒,無法專心工作,最後因胃出血就醫,確診已是早期肝硬化。

5月9日「台灣無酒日」前夕,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今(3)日提醒,酒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成癮物質,尤其,許多覺得自己只是小酌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過量飲用。

原來研究已經指出,男性以每周2罐啤酒、女性以每周1罐啤酒為上限,若超過此標準,將毒害健康。

在台灣,陳益乾表示,根據國健署2017年調查發現,18歲以上成人過去一年的飲酒率為43%;12至17歲青少年曾經飲酒的盛行率則是27.7%。而過度飲酒除了恐致腸胃出血、肝病變、糖尿病、骨折、癌症、失智、腦部病變、精神異常、情緒症狀等健康問題,酒精下的暴力、酒駕等社會事件更是常有耳聞。

陳益乾指出,台灣目前規範18歲以上可以購買酒精,相較美國合法飲酒年齡21歲提早許多。但青少年是腦部發展的關鍵時期,21歲前仍屬於青少年晚期階段,任何一個外來物質都可能對造成腦部影響,其中,酒精對學習能力、記憶力的傷害則最為顯著;根據美國及德國流行病學調查,18至21歲青少年晚期酒精濫用及成癮比例明顯驟升,因此絕不鼓勵過早接觸酒精。

陳益乾警告,一旦酒精成癮就沒有回頭路,會從喜歡酒到身體需要酒,只要不喝就不舒服,嚴重可能出現手抖、幻覺、意識錯亂等情形,且這些患者的5年死亡率高達8到10%。

協助酒癮患者,陳益乾說,醫療端除了提供戒酒藥物外,也會合併個別心理治療,找出酗酒的原因,並輔以團體治療及家庭治療,不過,臨床上成功戒酒的患者實屬少例,全因酒癮治療跟其他身心疾病治療不同,酒癮患者在臨床介入下會很快清醒,可是若病人沒有很強的自制力,往往離開醫院後又會無法克制自己買酒喝的欲望,導致酒癮不斷復發。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無前兆突然頭痛欲裂!一秒不能拖 腦動脈瘤破裂就醫一半救不回

習慣歪著頭、老喊頭暈 近視兒童2警訊!恐變「獨眼俠」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見到女兒很開心。今天早上9點,一家人去涼皮店吃早飯。由於一個多月不見,他看到女兒又是親又是抱的...可是女兒在這家店裡不是很乖巧,老公便拿了一根筷子讓女兒自己去玩。誰知意外發生了... 據張女士回憶,當時只聽到「撲通」一聲,她回頭就看到小薇面部朝下倒地,她趕緊上前把孩子扶起來。這時,她發現孩子的鼻...

閱讀詳情 »

夫妻結婚十二年,孩子正上小學三年級。結婚頭兩年,丈夫每天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能早點下班回家陪老婆。後來,他開了自己的公司,開始了早出晚歸的生 活。而女方由於生小孩後沒注意保養,身材走形,加上不注意面部皮膚的護理,顯得老氣而沒活力。面對風華不再的妻子,他覺得生活乏味,提不起「性」趣。每週 兩次以上的性生活...

閱讀詳情 »

擔憂寶寶過敏,懷孕期應忌口吃海鮮、雞蛋等易致敏食物?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有過敏症狀的寶寶才需要喝?副食品應6個月後添加?以上答案皆非,但在台灣一項調查發現,有高達約八成的媽媽,對上述觀念持有錯誤迷思。根據「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在預防寶寶過敏的營養攝取上,從懷孕期、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