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周本土單日破百3級警戒持續!陳時中曝2股力量拉距

2周本土單日破百3級警戒持續!陳時中曝2股力量拉距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連續14天本土單日新冠病例破百!今(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新增297例本土病例,校正回歸258例,確診總計上升555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全國第3級警戒約1.5周,未見疫情好轉但也沒有轉壞的趨勢,可能因2股力量牽制:(1)仍然社區仍然有隱形感染者、(2)與民眾防疫措施有效。


2周本土單日破百3級警戒持續!陳時中曝2股力量拉距

▲5月28日新冠肺炎新確診病患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社區隱形病患須盡快找出 下周報告第3級警戒措施效力


陳時中說明,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社區的病人趕快找出來,疫情沒有因第3級警戒下降,很可能感染源還在社區,要趕快把他們找出來,篩檢速度要加快,尤其是感染熱區,但疫情沒有繼續往上升,可能跟整體防疫措施有關,民眾加強戴口罩勤洗手,減少社交接觸,上下兩股力量平衡。


陳時中強調,雖然連續14天本土病例破百,但第3級警戒防疫措施強度應該是夠,日前也有加強管制措施,現在就是執行力的問題,相關規定強度執行要做好,至於疫情怎麼樣,就要看過了5月28日,才能分析出大概全貌,禮拜一或禮拜二才能對外界報告,觀察本土疫情發展狀況。


2周本土單日破百3級警戒持續!陳時中曝2股力量拉距

▲本土疫情發展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確診病患開放多人1室 專責病床數大幅增加


雙北地區醫院量能吃緊,確診病患多院內感染風險大增,目前傳出院內感染包含北榮、三總、三總松山院區、北市聯醫和平院區;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日前用比較高規格收治新冠病患(1人1室),因此在疫情初期有量能不足,現在確診病患可以同室收治,醫院量能就能上升。


石崇良說明,統計5月11日至26日共有4,892人確診,收治住院共有1,840人(37.6%)、入住集中檢疫所1,616人(33%)、安排隔離旅館744人(15.2%),病患中有273人失聯(5.5%),目前在開放多人1室後,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的專責空床數,都有大幅提昇。


2周本土單日破百3級警戒持續!陳時中曝2股力量拉距

▲確診病患後續處理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石崇良補充,多人病房現在恢復原本成載量,加上全國專責醫院由172家,上升至180家,專責病床基隆市開設254床、空床163床,台北市開設1,159床、空床682床,新北市開設1,661床、空床1,183床,桃園市開設590床、空床數445床,全國開設9,015床,空床數7,380床。


2周本土單日破百3級警戒持續!陳時中曝2股力量拉距

▲新冠專責病床統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負壓隔離病房壓力暫釋放 北患南送平衡醫療資源

石崇良也說,專責病床數增加,也上不需要使用呼吸器重症病患,可以轉出負壓隔離病房,也讓負壓隔離病房數量可用數提升,台北市149床,目前空床25床,新北市82床,目前空床14床,桃園市170床,目前108床,未來會強化轉送安排,分配病患往中南部運送,把醫療資源全國共同承擔。


2周本土單日破百3級警戒持續!陳時中曝2股力量拉距

▲負壓隔離病房統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太凶猛 治療超前部署延長存活期
▸乾癬治療最怕自行停藥 中醫教你這樣做穩住病情防破口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嬰幼兒是否應該乘坐安全座椅?又要從多大開始使用?如何使用?你知道嗎,小小的安全座椅可以隱含大學問! 馬偕醫院小兒科部主治醫師張龍表示,新生兒從醫院出生後,媽媽休養幾天後出院時若有搭乘車輛就該將新生寶寶躺臥於汽車安全座椅中,所以從寶寶的出生時起,就該使用安全座椅。 「乘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正值青春期中的女孩們,無論是心理上亦或身體上,都處在旺盛的發育階段,而青春期女孩的生長發育直接影響著日後的健康狀況。為了使青春期的身體發育良好,在飲食與日常生活應注意什麼呢?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科醫周宗翰醫師表示,青春期女孩易養成不定時進餐及暴飲暴食習慣,損壞腸胃並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植物人甦醒機率可預測?北醫大與雙和醫院共同推動「植物人與意識損傷病患計畫案」,將透過高階診斷儀器PET、fMRI,掌握患者的殘餘腦活動程度,在患者腦功能惡化前給予投藥治療,日後植物人甦醒機率相對提高。台北醫學大學與雙和醫院成立「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由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患者因意外膝蓋受傷至診所求醫,診所醫師建議轉至醫院急診,當患者抵達醫院時,院方早已獲知患者病況,並安排好手術治療,這是壢新醫院首創的「雙主治醫師制度」,透過完善的雙向轉診制度,可大幅縮短疾病診斷及判讀的治療黃金時間。壢新醫院社區醫學部副部長陳聲平表示,該院從20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