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字頭青年比你想像焦慮! 全球「青年危機」正進行中

2字頭青年比你想像焦慮! 全球「青年危機」正進行中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過去大家最常見的是「中年危機」,不過近幾年,歐美更常討論的是「青年危機」(Quarter-life crisis)。剛從大學畢業的青年們,容易感到困頓、失去目標,感到人生很困難;在疫情下以及社群媒體方興未艾的現在,青年危機愈加嚴峻,幾乎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30歲前特有「青年危機」 疫情下更嚴峻


各方對於青年危機的看法略有不同,例如維基百科說明:「青年危機是指年輕人在成長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惑時期,不論是感情、職涯等,一般出現在剛大學畢業到社會實踐的20至24歲。」另外也有分析指出,較常發生在出社會後的25至29歲。但多數的資訊都指向同樣的範圍:「30歲前」。


富比世(forbes)則引用美國聯邦準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Board)的數據,指出33%的Z世代與25%的千禧世代在疫情中失去工作,而曾在2008年經歷金融海嘯的千禧世代,又再次受到疫情重創。很多貧窮青年不得不搬回去,與父母同住。當然疫情海嘯只沖垮部分產業,因社群媒體興起,大家看到朋友(不論現實中是否頻繁互動,甚至是陌生網紅)在曬小孩、拍網美照,都對此感到焦慮,好像自己不如他們,又一事無成,因此形成青年危機。


準醫師也會面臨焦慮 活在當下最重要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享,他的個案中有位剛畢業的醫學院學生,遵循PGY制度進醫院當實習醫師,看到進科技業後在FB曬年薪的人,或是靠炒股賺N桶金的昔日同窗,使他感到相當茫然,不知未來該做什麼,也尚未確定該走哪科。當時楊聰財協助他做性向評估,發現他很有耐心,願意傾聽、陪伴他人。因此建議他走復建科或精神科,並鼓勵他做出活在當下的務實決定,且與IG的人比較只會給自己無謂壓力,也可以多學點技能。


相信很多20多歲的人與前面的個案一樣,對於網紅或朋友的美好生活感到焦慮。楊聰財分享艾利克森的人生8階段指出,青年時期是追求親密避免孤獨的階段,找到伴侶或朋友是很重要的,因此建議能交點朋友。


同時,對於他人成功能夠加以了解,也要避免過度羨慕,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途走法,要提醒自己人生起伏很正常,特別是網紅的起伏特別大。「避免與網紅比較,築夢踏實並訂下自己能達到的目標,像是儲蓄或考證照等。」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5月15日上路! 哪些人受影響1次看
▸喝秋葵水能幫助糖尿病患降血糖嗎? 食藥署告訴你真相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視無法回復! 年增75~100度近視一旦發生就無法回復,據醫學研究顯示,年紀越小近視,度數增加越快,且隨著年齡增加,平均每年會增75~100度,近視度數會像爬樓梯般逐年增加。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如果未加以控制,容易高度近視(度數>50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支持無檳環境 降低口腔癌發生機率 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等癌症風險高,醫師提倡無檳環境。為了鼓勵民眾儘早戒除檳榔,彰化基督教醫院以愛終止,檳榔傷身為主題,舉辦檳榔防制日活動,除了有戒檳成功學員及口腔癌病友現身分享抗癌心路歷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近期天氣變化大,流感疫情逐漸上升,各醫療診所持續發現流感併發重症及死亡個案,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忽略疾病所帶來的危害。為加強疾病防治,疾管署自 12 月 1 日起,已經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部分與患者接觸的家人等,經過醫師臨床判斷,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用愛彌補   繪畫創作敞開自閉兒的內心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日前舉辦「第21屆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頒獎典禮,以「影響我最深的人/事」為徵稿主題,希望藉由此主題而了解孩子們深受哪些人事物影響,進而建構孩子的價值觀。從今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