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歲血友少年舞出人生 挑戰自我

20歲血友少年舞出人生 挑戰自我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就讀大學醫技系二年級的謝同學患有血友病多年,他從高中就愛上熱舞,即使家人反對,他仍不放棄,獲得專業舞蹈老師教學,昨天他化身韓系偶像展現精彩舞藝,獲得「2015血友跨世代 經典大賞」獎學金頒獎典禮首次設置的「麥可傑克遜獎」,對他而言意義非凡。他鼓勵所有血友病友,不論遇到什麼困境,堅持下去理想才會成真。
對謝同學來說,可能因為某些動作導致關節的不適,無法完成難度更高的動作,甚至需要練習一天休息三天,他依舊堅持對舞蹈的熱情,克服所有難題,也因如此,會做好事前保護。他說以前怕打針,常常會忍著身體的不適,但長大後才了解,要感受自己的身體,感覺稍微不舒服,就要提高警覺,千萬不要忍痛,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完成更多目標。
向經典人物致意   獎項創意命名
「2015血友跨世代 經典大賞」獎學金活動已邁入第16年,今年獎項更具創意,讓血友病友在演說、歌唱舞蹈表演及繪畫上盡情發揮,藉此鼓勵他們與各跨世代經典人物看齊,勇於表現自我,在各領域多元發展,激發自我潛能,朝理想邁進。

四兄弟皆血友病   切身之痛    
同樣身為血友病友的社團法人台灣省關懷血友病協會理事長林旭科說,血友病友獎學金活動,讓血友病友及家人齊聚一堂,分享治療心得,互相學習成長。現在血友病已有預防性治療,血友病友應該要好好珍惜、運用,確實用藥,來維持自身健康。林旭科理事長強調,「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家應正向面對疾病,發揮所長,活出美好未來。
預防性注射降低傷害  適當運動不畏懼
台中榮民總醫院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主任王建得說明,血友病是一種缺乏凝血因子的先天性遺傳疾病,患者無法像一般人正常凝血,必須定期回診及注射補充凝血因子,台灣目前約有1千多位血友病患者。血友病依程度可分為輕、中、重三個等級,重度血友病常有自發性關節及肌肉出血,最需要密切治療和照顧。王建得主任建議有血友病家族史的婦女,孕前應接受基因檢測。
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沈銘鏡教授表示,血友病患者最常出血的部位是四肢的關節,嚴重會造成關節病變,也是最常見併發症,因此多數患者及家屬會擔心因碰撞受傷而選擇不運動。其實只要做好防護措施及預防性注射,患者可以適當運動,對關節和肌肉的活動度也大有幫助。為鼓勵患者嘗試不同類型運動,這次主辦單位設立舞蹈獎項,也可以大家了解,透過積極的治療,不但可以運動,更能活出精采自我。
目前血友病治療藥物已有健保給付,有了足夠的醫療資源,患者更要配合醫囑,學習自我照顧,定期注射凝血因子,降低自發性出血機率,亦能藉此避免血液累積在關節上造成的傷害,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以謝同學為例,他因為自己的疾病,體認醫療的重要,現在正準備報考醫檢師執照,他「接受自身的不完美,呈現最好的一面」,鼓勵所有血友病友,不管未來會遇到什麼困境,勇敢面對並堅持下去,當然他也會持續保有對跳舞的熱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1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貧血雖是一種常見症狀,但若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可千萬別輕忽!老年人貧血原因複雜,可能因素包括營養不良、失血或血液疾病,當長者貧血可別認為是自然老化而忽略就診,可能是好發於老年人的血液疾病「多發性骨髓瘤」或「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的早期徵兆。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黃聖懿指出,曾收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肝癌治療方法越來越多,除了藥物、手術切除、栓塞、放療、化療,最近還有射頻消融術加入治療行列;射頻消融術不但能針對小於3公分的肝癌以單針做治療,即使是大如10公分的肝癌,也能以多針進入做治療,由於免開刀、復原快,對肝功能影響也較少。馬偕醫院胃腸肝膽內科主治醫師王勝永表示,肝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幾年前讓人聞之色變的H1N1流感病毒捲土重來!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最新監測顯示,目前國內社區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以H3N2和H1N1為主,比例為3比2,但後者有越來越多的趨勢。防疫人員擔憂,一旦H1N1流行,體內沒有抗體的中壯年將首當其衝,容易被感染。(圖片來源/資料庫)疾管局最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彼拉提斯能有效訓練核心肌群,不但能改善身體痠痛的情況,更能美化曲線,達到運動效果;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運動教練范凱傑指出,如果一個人健身較難以堅持,也可與朋友或情人進行雙人彼拉提斯,不但增加運動趣味,也可增進彼此感情。首先,雙人彼拉提斯的預備動作,必須兩人並立,保持身體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