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 倫敦政經學院跨國最大規模調查

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 倫敦政經學院跨國最大規模調查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國際失智症協會公布「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對失智症的態度」,此報告由國際失智症協會與全球100多個失智症協會合作,並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執行,收集近7萬份問卷、橫跨155個國家的史上最大規模調查。

 

調查顯示,各國民眾仍不了解失智症:3分之2民眾認為失智症只是正常老化現象;5分之1民眾認為失智來自於厄運、神的旨意或巫術;2分之1民眾認為即使有醫療支持、失智者記憶仍不可能改善;4分之1民眾認為失智症無法預防;但95%民眾卻也認為自己有1天可能罹患失智症。

 

由此可見,當人們對失智症有偏見或迷思,就更難增加對失智症的正確認識與友善態度,而醫療照護專業人員識能不足、甚至刻意忽略,結果就是讓失智者與照顧者一同被孤立,身心受到巨大影響。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感謝近5000名台灣民眾熱情響應此次全球失智症調查,為台灣衝出亞洲第一。調查結果指出,台灣不論一般大眾、專業人員或照顧者,都有超過50%認為現行有充足的失智症服務,較國際平均不到40%更高,這肯定了政府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積極布建失智症服務的成效。然而,相較於國際平均,不論一般大眾(61.1% vs. 44.6%)、專業人員(62.0% vs. 53.5%)或照顧者(48.3% vs. 35%),也都有較高比例認為醫療照護專業人員忽視失智者,建議未來台灣仍需加強醫療照護專業人員對失智症的認識與友善。

 

台灣失智症協會更於2019年正式成立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透過與失智者討論、諮詢建議,期望能與失智者一同倡議失智症各項議題。今年9月28日至29日在台北市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舉辦「失智友善心連心,憶起邁向心希望」活動,也將有許多失智者的能力展現,邀請民眾一同支持失智者、看見失智者超乎想像的能力,也帶領台灣邁入重視失智者人權的新紀元。

 

在每3秒就會增加1位失智者,且失智症已成為全球第5大死因的此刻,國際失智症協會今年發起「Let’s Talk About Dementia」活動,台灣失智症協會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積極響應,期望透過網路串聯,邀請大家開始主動與他人談論失智症!透過公開談論失智症,我們一起努力建立民眾對失智症的正確認識、減少歧視及刻板印象,提昇大眾友善態度,共創失智友善台灣。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36歲的愛滋感染者馬修,4年前因不明原因高燒不退,發燒昏迷後,送醫卻找不到病因,直到進一步接受檢查,才發現已感染愛滋病,當下他毫無猶豫,勇敢接受治療;不料,在一次公開場合,不小心暴露自己是愛滋感染者,卻遭公司以名譽受損為由,要求簽署自願離職書。「當時我堅決不願妥協,如果妥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頑性癲癇無法透過藥物治療,怎麼辦?根據國健署統計,全台每1千人中就有1人是癲癇患者,其中約有3成患者是屬於吃藥無法控制的頑性癲癇。醫師指出,頑性癲癇患者約有一半在手術治療後,只要服藥1-2年後不再發作,就可停止服藥,其中,約有8成以上的聶葉型癲癇患者術後都不會再發作。台北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針灸也能治療禿頭!今年33歲的許先生,三年前發現兩側額頭的頭髮開始稀疏,髮線也逐漸後退,經西醫診斷為雄性禿。雖使用生髮藥水一年半,療效卻不理想;神奇的是,許先生在經過頭皮穴位針灸治療一個月後,兩側額頭竟長出了不少黑髮!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表示,中醫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肥胖的威脅到底有多可怕?!根據研究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8個和肥胖息息相關。其中,糖尿病更是肥胖者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國健署統計,18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中,7成有過重或肥胖情形。醫師提醒,在產生併發症之前,糖尿病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建議 BMI 指數過重的民眾,應每年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