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19醫療數據松聚焦大數據運用 盼AI提升醫療品質

2019醫療數據松聚焦大數據運用 盼AI提升醫療品質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臺北醫學大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於9月27日舉辦第4年3天2夜的Datathon競賽,包括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介信、北醫大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臺北市長柯文哲、國家生技醫學產業策進會會長張善政、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立法委員許毓仁、蕭中正醫療體系營運長蕭乃彰、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負責人錢宗良教授等均蒞臨現場。

 

李友專院長受訪表示,MIT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是全球發展AI科技的先驅,與他們合作不容易遺漏AI發展的最新趨勢。另一方面,從全民健康角度考量,準確預測才有機會發展更有效的預防。台灣醫療與健保品質有目共睹,未來我們也將繼續努力培養具備醫療與大數據能力的跨領域新世代人才,成為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橋樑。

 

此屆醫療數據松聚焦大數據資料庫的運用,進行風險預測、病程發展預測、預後預測、死亡預測4大主題,主辦單位提供2個極具代表性的急重症醫療資料:MIMIC III加護病房資料庫,以及飛利浦公司的eICU資料庫,讓參賽者深入應用,發展更準確的個人化AI預測模型。

 

而導師陣容也很堅強,分別來自美國、新加坡、以色列、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與台灣等國家。MIT由遠距行動健康照護團隊聯合總監Kenneth E. Paik帶隊,雙方共同邀請到麻州總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Peggy S. Lai醫師、波士頓科技創投MassVentures副總裁Jennifer Jordan、以色列知名新創業師Rani Shifron、英科智能台灣執行長Artur Kadurin等人共同參與。

 

超過百名參賽者投入其中,每組成員有資歷豐富的主治醫師或資深住院醫師、工程師、資料分析師、學生等組成醫界、產業界、學界跨領域團隊,促成產學合作的良善循環,更能具體培養解決真實醫療問題的能力。李友專院長提到,相信透過AI結合醫療,能輔助醫生診斷、治療,未來更能降低錯誤,大幅提升醫療品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想要靠酒精安撫焦慮、憂鬱等,恐怕無法解決問題,也可能使身體健康出現惡化!台南開業診所精神科醫師郭彥麟指出,除了無法避免社交應酬的飲酒外,許多酒精濫用的患者,背後其實都隱藏著包括情緒和健康的問題。酒精除了會造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對肝臟的危害,隨著酒精長期在體內累積,也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有睡眠障礙嗎?根據統計,人的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一時間用於睡眠,而好的睡眠品質對白天工作與學習表現都有很大影響;反之,如果一個人長期睡眠不足,容易產生記憶力減退、情緒不穩等現象。然而,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很多民眾都有睡眠障礙的困擾;其實,有睡眠障礙的困擾,可以經由睡眠檢查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12歲來自史瓦濟蘭的清謙,講得一口字正腔圓的國台語,他原本的志願是當一名職業軍人,就不用擔心餓肚子的問題;不過,來台參加小小醫師營後,他學會了如何正確洗手、刷牙,以及簡易急救包紮,回想小時候母親因病過世,於是希望以後可以當醫生,幫助家鄉的同胞。雙和醫院邀請20位台灣偏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罕見疾病病友應擁有休閒、社交、學習的權利!全台將近8000位罕見疾病病友長年遭受疾病的磨難外,照顧者的生理及心理也承受巨大壓力;罕見疾病基金會將在新竹縣關西鎮打造一個「罕病福利家園」,提供病友及家屬一個療癒復健與心理諮商的複合式空間,但是卻出現鎮民反對的聲音。目前在新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