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子長期下腹痛 摸到身體硬塊才知已大腸癌末

女子長期下腹痛 摸到身體硬塊才知已大腸癌末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對於陳小姐來說,午餐後等著她的不是下午茶,而是惱人的間歇性下腹痛,原本以為是腸躁症,但治療始終無效,症狀仍持續惡化,後來就醫曾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並無發現異樣,直到去年摸到身軀硬塊,斷層掃描才證實已是大腸癌末期,癌細胞已轉移至腹膜多處。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劉建國表示,惡性腫瘤如併發腹膜轉移,治療上相當棘手,病人通常生活品質不良,存活率也較低。此外,一旦腹膜腫瘤轉移,因為腹膜血漿屏障關係,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在腹膜灌流濃度很差,治療效果大都不佳。以往大腸直腸癌且腹膜轉移患者存活期往往不到1年,即使接受化學治療加上標靶藥物治療,僅能爭取6至9個月存活期,顯見這類癌症之險惡。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勳指出,所幸陳小姐年紀尚輕且身體機能還不錯,也無其他病症,原本試圖以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但因定腫瘤過大,不易摘除乾淨而作罷。經評估後,改以傳統開腹方式進行腫瘤減積手術,盡可能完整清除在大腸、肝臟與腹膜的可見腫瘤,至於那些肉眼看不見的癌病變,則施以腹腔溫熱化學治療。

 

將化療藥物加溫至41℃至43℃,讓化療藥劑在腹腔內循環灌洗,透過高溫的物理傷害及化療藥劑的毒性作用,殺死腹腔內、臟器表面、腹膜表面等殘存的腫瘤細胞。

 

手術全程共歷時近14小時,陳小姐於加護病房觀察2天後轉至一般病房,移除引流管1周後順利出院,並接續進行化學治療注射療程。術後4個月各項數值與檢查均正常,重返工作崗位、恢復正常生活,目前固定每3個月回診追蹤。

 

陳建勳表示,腹腔溫熱化學治療可運用於大腸直腸癌腹膜腫瘤轉移、闌尾黏液癌等多種癌症治療,但並非每1位患者皆適合此療法,須由醫療團隊綜合評估各項指數,如年齡、是否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生理機能、心肺功能及腫瘤狀況而定。

 

此外,9成5以上大腸癌為腺癌,臨床顯示,分化較差的腺癌並不適合此療法,陳建勳強調,必須需要透過專業的判斷,才能擬定最佳的個別化醫療計畫。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腹腔溫熱化學治療的癌友,在術後照顧上必須嚴格監控身體水分,水分過少會造成腎毒性偏高,水分若太多,則可能引發胸部積水。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小娟(化名)的哥哥因為酒精性肝炎導致嚴重的肝硬化,進入加護病房等待換肝,她不忍心哥哥受苦,也不願意哥哥就此離開人世;主動提及捐肝給哥哥。然而不幸於篩檢時發現自己有C型肝炎因此無法如願捐肝。經主治醫師建議C型肝炎可以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癒,另一方面通過奇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2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在家裡就能檢測睡眠品質,不再是件難事!衛福部立雙和醫院和美國賓州大學合作,透過遠距睡眠醫療平台,驗證賓大睡眠神經生化中心所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居家檢測與照護,讓懷疑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人可在醫師指導下,在家輕鬆檢測,再針對病情輕重接受合適的治療處置以及後續追蹤照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長庚紀念醫院今年再度與屢獲佳績的台灣女子拔河國家代表隊-台灣師大景美女中拔河聯隊合作,共同規劃拔河訓練營課程,藉以傳授拔河專業,並結合長庚的醫療及運動醫學專業,提升選手拔河專業及運動防護知能。長庚醫院陳怡玲營養師表示,許多拔河運動員常短期內增加或減少體重,若方式不當恐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三伏貼」記載於清朝張潞所著之《張氏醫通》,是傳統醫學內病外治的保養方法,屬於中醫天灸療法的一種。主要是利用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來治療慢性疾病,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獨特方法之一,已有悠久歷史。算好三伏日 配合日期治療三伏天是在什麼時候呢?依照每年農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