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5歲男脊髓損傷下肢癱 間質幹細胞治療現奇蹟

25歲男脊髓損傷下肢癱 間質幹細胞治療現奇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5歲的簡先生,剛完成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回輸手術。五年前一場車禍,造成胸椎第5、6節脊髓損傷,ASIA神經學分級爲A級,胸部以下癱瘓,沒有知覺,上廁所得靠自己導尿來排泄,「撞擊造成的腦部創傷」導致他感受不到飢餓,也短暫失去味覺與嗅覺,而經過努力復健兩年,他很早就學會自理,強壯的上半身還能自己開車出門,不太需要倚靠家人的特別照顧,期待手術後可以恢復的很好。

慢性脊髓損傷 傳統僅能靠復健治療

南投來到花蓮慈院找邱琮朗主任表示,脊髓損傷如果進展到慢性期(六個月之後),其實傳統治療方式就只剩復健,因受傷超過半年的脊髓損傷患者,從復健得到的進展是非常少的,所以花蓮慈院與尖端醫通過衛福部的脊髓損傷細胞治療,提供患者復原的契機。

脊髓損傷細胞治療 有機會使神經傳導恢復

邱琮朗主任說明,骨髓中含有間質幹細胞有免疫調節與細胞分化的能力,同時誘導神經細胞再生,有機會使斷裂的神經傳導恢復。而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方式,是由血液腫瘤科醫師從病人體內抽取骨髓後,交由尖端醫細胞製備場進行分離萃取及培養,四週後,再由他回輸到脊髓損傷的病灶處即完成。

幹細胞治療進化 臨床應用趨成熟

為了讓治療更精準有效,邱琮朗主任指出,回輸間質幹細胞前,需先將病人受傷部位的纖維化及疤痕化組織清除後,再打開硬脊膜,接著針對受損部位上、中、下六個點分別回輸間質幹細胞,除了能幫助修復週邊神經組織外,也能吸引生長因子促進神經再生,也希望將脊髓損傷部位的神經串聯起來,讓細胞有機會修復後,再把這些脊髓的訊息往下傳導。

邱琮朗主任說,未來方向會著重於運動功能恢復,希望建立病人部分的感覺及運動功能、膀胱甚至是排便功能,再來就是搭配復健、脊髓刺激術或肌肉鬆弛劑等多種不同的治療方式,來提升幹細胞的功能。

【延伸閱讀】

PCR篩檢不用戳鼻孔了 「在家吐口水」揪出新冠病毒

擦屁股追求「衛生紙全白」才乾淨 小心肛門搔癢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晚間6點公布,台北車站開設莫德納疫苗接種站接種服務延長至12月21日,時間為下午1點至晚上8點,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台北車站開設莫德納疫苗接種站接種服務延長至12月21日。(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表示,台北車站大廳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85歲侯姓阿嬤有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每年都會進行例行性健檢,今年在透過無痛腸胃鏡檢查時,意外發現壺腹腫瘤,經切片檢查後發現是良性的壺腹腺瘤,但不排除有癌化的可能,因此醫師使用內視鏡將其切除,恢復健康。壺腹腺瘤類似息肉 惡化可能性高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黃耀光醫師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12)日境外移入首度降為個位數,中研院前研究助理確診個案也未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本土與死亡皆為「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例男性、1例女性。個案年齡介於10多歲至20多歲,分別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貪吃可能不只是大腦惹的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最新發現,腦細胞有效抑制飢餓、控制食量,將會為肥胖、過量進食帶來更新的治療。目前科學性減肥多著重於解釋「大腦」對於食慾的影響,「腦內減肥」、「欺騙大腦瘦身」、「易胖腦」等皆針對大腦進行調節控制,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新研究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