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5歲男脊髓損傷下肢癱 間質幹細胞治療現奇蹟

25歲男脊髓損傷下肢癱 間質幹細胞治療現奇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5歲的簡先生,剛完成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回輸手術。五年前一場車禍,造成胸椎第5、6節脊髓損傷,ASIA神經學分級爲A級,胸部以下癱瘓,沒有知覺,上廁所得靠自己導尿來排泄,「撞擊造成的腦部創傷」導致他感受不到飢餓,也短暫失去味覺與嗅覺,而經過努力復健兩年,他很早就學會自理,強壯的上半身還能自己開車出門,不太需要倚靠家人的特別照顧,期待手術後可以恢復的很好。

慢性脊髓損傷 傳統僅能靠復健治療

南投來到花蓮慈院找邱琮朗主任表示,脊髓損傷如果進展到慢性期(六個月之後),其實傳統治療方式就只剩復健,因受傷超過半年的脊髓損傷患者,從復健得到的進展是非常少的,所以花蓮慈院與尖端醫通過衛福部的脊髓損傷細胞治療,提供患者復原的契機。

脊髓損傷細胞治療 有機會使神經傳導恢復

邱琮朗主任說明,骨髓中含有間質幹細胞有免疫調節與細胞分化的能力,同時誘導神經細胞再生,有機會使斷裂的神經傳導恢復。而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方式,是由血液腫瘤科醫師從病人體內抽取骨髓後,交由尖端醫細胞製備場進行分離萃取及培養,四週後,再由他回輸到脊髓損傷的病灶處即完成。

幹細胞治療進化 臨床應用趨成熟

為了讓治療更精準有效,邱琮朗主任指出,回輸間質幹細胞前,需先將病人受傷部位的纖維化及疤痕化組織清除後,再打開硬脊膜,接著針對受損部位上、中、下六個點分別回輸間質幹細胞,除了能幫助修復週邊神經組織外,也能吸引生長因子促進神經再生,也希望將脊髓損傷部位的神經串聯起來,讓細胞有機會修復後,再把這些脊髓的訊息往下傳導。

邱琮朗主任說,未來方向會著重於運動功能恢復,希望建立病人部分的感覺及運動功能、膀胱甚至是排便功能,再來就是搭配復健、脊髓刺激術或肌肉鬆弛劑等多種不同的治療方式,來提升幹細胞的功能。

【延伸閱讀】

PCR篩檢不用戳鼻孔了 「在家吐口水」揪出新冠病毒

擦屁股追求「衛生紙全白」才乾淨 小心肛門搔癢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很多人覺得濕紙巾可以殺菌去污,而且還能帶來清涼感,所以很喜歡在夏日中用濕紙巾來擦手擦臉。但其實,濕紙巾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接觸性皮炎等皮膚過敏問題。 專家提醒,頻繁使用濕紙巾可能造成接觸性皮炎: 1、濕紙巾含有害添加劑: 無論哪種濕紙巾,都或多或少含有化學添加劑,這些添加劑雖然都經過國家檢驗許可,...

閱讀詳情 »

很多人為了保全面子,經常忍住不放屁,臭氣積在體內會導致腹痛,使消化吸收的功能降低,甚至影響大便的排泄;而人在便秘時,大腸內會堆積更多的有害物質,產生更多的廢氣,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如果長期不能排出體內的這些廢氣,會使體內的器官受到嚴重影響,特別是肝臟這類解毒器官的負擔加重,長此以往,會減弱肝臟的解毒功...

閱讀詳情 »

     你是否在繁忙高效的現代生活中忙忙碌碌從而練就一身好「忍功」?或者這樣的例子就在你身邊,他們常常「上班忙得都顧不上去洗手間」。特別是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工作中獨當一面,工作壓力日益增大,時常處於憋尿狀態,長時間無法及時排尿,而久而久之,很容易引發...

閱讀詳情 »

導語:痔瘡是一種難言之隱,一些人因為其發病部位特殊,諱疾忌醫,拖延著不去治療。不過,這些患者可能得去承擔一定的後果。 痔(俗稱痔瘡)是發生於肛門部位的一種常見疾病,​​在任何年齡階段都有可能發病,但隨著年齡增長,其發病率會逐漸地增高。在我國,痔瘡是一種最常見的肛腸疾病。而且有「十男九痔」、「十女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