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27歲業務 壓力激出腸躁症

27歲業務 壓力激出腸躁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27歲的小陳,是一名時常˙跑東跑西的業務,常常在吃完飯後,腹部陣陣絞痛,衝到廁所痛快一陣子後,卻又像個正常人,好像甚麼都沒發生過一樣,平常沒事偶爾發作便算了,腸子卻特別愛在公司案子多、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來作怪,讓他困擾極了。

反覆腹痛 合併改變大便習慣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藍鴻杰指出,小陳很有可能是「腸躁症」的患者,腸躁症是一種反覆性的腹痛、或腹部不適,合併改變大便習慣或狀態的症候群,病患腸道往往是「功能」上的異常,而非「結構」上的病變,因此,即便安排許許多多的消化道檢查,卻又找不出任何異常。

每月發作逾3天 發作時間超過6個月

藍鴻杰指出,要確定診斷腸躁症,病患在症狀上必須有腹部不適或腹痛,在發作頻率方面,過去的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發作超過3天,發作時間則超過6個月,在排便方面,至少要符合下列任二種情況,腹部不適隨著解便而改善、腹痛發作伴隨著排變次數的改變、腹痛發作伴隨著糞便外型或質地改變。

確認腸躁症的診斷後,到底病患腸子發生甚麼問題?原因可能包括:腸道蠕動的不協調、內臟神經的過度敏感、腸道黏膜發炎或是屏障出了問題、腸道內的「好菌」和「壞菌」比例失衡、大腦與腸道間的交互影響,也因為可能的原因甚多,又牽涉到腸道與神經系統間的交互作用,治療起來格外需要病患和醫師間的信賴與耐心等待。

養成運動習慣 幫腸子寫日記

藍鴻杰醫師強調,每位患者要治療時都要有的認知就是:腸躁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的、良性的症候群,首先,只要沒有禁忌,強烈建議要養成運動習慣,透過適當運動便可以改善腸躁症症狀,再來幫自己的腸子寫日記,記錄腸躁症發作日期,發作頻率,發作時的疼痛或不適程度,當時糞便狀態,以及當時所吃過的東西,透過腸道活動的日記和醫師溝通,病患會比較有機會用客觀方式知道自己問題在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一度的百貨公司週年慶即將開跑,各家百貨公司卯足勁推出價格實惠的商品,讓消費者忍不住動心「血拼」,總要買到滿載而歸,雙手提不動才肯罷休。醫師提醒,如果一次把所有戰利品都提回家,恐導致網球肘。 反覆使用前臂外側肌群是關鍵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林佩欣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小潔從小在美國生活,近日返台受教。阿公阿嬤擔心孫女太瘦小,常燉雞湯進補。未料某日,小潔月經突然提早來了,嚇得媽媽趕緊帶她就醫!醫師診斷後,應該是吃到促進發育的食品或藥物所致。 媽媽非常懊惱,擔心小潔會提早發育兒長不高。不過,經過醫師診療後,發現還有生長的空間,於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有位80歲的鄭先生,在20年前被診斷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而在這段期間裡,他除了把菸戒掉外,更常因為感冒、發燒而緊急送醫,此外,他只要一出力就會喘個不停,就連從客廳走到浴室都得停下來好幾次才能到達。 直到最近2年接受復健運動,才使症狀逐漸穩定,雖然平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網路、3C產品的進步,不管是購物、找資料、聽音樂,甚至交友等都能由它一手包辦,而網路雖然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但正因為它的虛幻的魔力,使得多數民眾都會透過它來認識新朋友或尋找伴侶,但你知道嗎?根據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有項研究指出,若以結婚為前提的狀況下尋找伴侶,未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